县、区群众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赵登军
271200 山东省新泰市 新泰市电影服务中心 省市:山东省新泰市 邮编:271200
姓名:赵登军
出生年月:1968年3月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山东
学历:大学专科
职称:初级
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摘要: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让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章以县、区群众文化建设为例,对其现状进行一定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让当地文化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引言
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县、区作为城市与乡村连接的关键节点,其群众文化建设不仅会对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区域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群众文化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需深入了解县、区群众文化建设现状,探寻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推动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1 县、区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1.1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当前县、区的各类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表现,部分地区文化场馆数量不足且规模较小,无法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进行有效满足。比如,设施配备存在较为普遍的陈旧老化现象较,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不够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质量。同时,公共文化设施的分布不均衡较为突出,偏远地区群众获取文化资源的难度较大,无法与城区居民享受同等水平的文化服务。
1.2文化活动方式单一
在县、区群众文化建设当中,活动形式呈现出单一现象,多集中在传统的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创性与时代性,对群众文化建设深入推进产生阻碍影响。同时,文化活动的内容以节日庆典、纪念日等特定主题为主,未能对群众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进行有效把握,影响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此外,活动组织方式较为固定,未能将群众的参与度与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限制。
1.3人才队伍力量不足
县、区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人员结构不够合理,整体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大部分文化专干都在50岁左右,使得文化活动的开展缺乏足够的创新与活力,很难对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行满足。同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队伍聘用的人员大多非文化专业出身,普遍缺乏系统的文化管理知识,在策划、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此外,基层文化专干的工资福利待遇普遍处于较差水平,会让文化专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加大了基层文化队伍的人才短缺问题。
1.4文化产业存在滞后性
县、区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在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等环节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市场机制,使得当地文化产品呈现出创新性不足、竞争力不足的表现,无法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另外,县、区文化产业的投资政府为主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与产业化发展效果。
2 县、区群众文化建设对策
2.1强化文化设施建设
为了让县、区群众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营造出更好地文化建设氛围,需强化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将其纳入到财政预算当中,为县、区群众文化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一定保障,让群众拥有更多的优质文化活动空间。比如,对现有的化站、影剧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进行修缮,根据实际需求新建一批文化设施。同时,对于已有的文化设施进行全面的升级与改造,通过配备电脑、投影仪等现代设备,使其功能项目得到进一步完善,进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的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需求,让群众文化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此外,为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要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当中。比如,与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开展广泛合作,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或者接受民间爱心人士的捐赠,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2.2创新群众文化活动
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娱乐选择,相关需要建设集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科技、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并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文化活动,让文化传播的渠道得到有效拓宽。同时,要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丰富,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理论著作阅读等学习类活动,提升群众理论素养。通过职业技能比赛、手工艺展示等技能展示类活动,将群众的业务能力与创造能力展示出来。还要积极组织书法、绘画、演讲、舞蹈等才艺活动,让群众的业务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另外,要对地方文化特色进行挖掘与传承,组织组织民俗风情歌舞队、方言快板等民俗表演,让群众文化活动的地域特色得到有效强化。
2.3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县、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需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人才队伍。要以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制定出全面的人才发展规划,让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的实施路径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更加明确,为当地文化建设的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要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为有才华、有热情的文化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选拔出与当地文化发展需求相符的优秀人才。并且要构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利用优惠条件吸引外部优秀文化人才,为基层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活力。对于当地现有的文化人才,需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的方式,对最新的文化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进行传授,并通过学习交流活动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与创新思路,使其文化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更好地适应文化发展的新需求。此外,要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文化爱好者深入到基层文化建设当中,打造一支专业人员与兼职人员相结合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2.4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民俗风情展开积极探寻,并为传统建筑、古村落以及文物古迹提供有效保护,将优质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让县、区经济活力得到有效强化,并对当地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与发展。同时,对当地的独特自然风光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以此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此外,此外,要从当地文化中提炼出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元素,将其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通过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融合,提升当地文化产业的品牌知名度。还可借助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进行广泛宣传,将品牌影响力的充分体现出来,并通过线下的特色活动,吸引游客和消费者亲身感受当地文化,为当地的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来源。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县、区群众文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方式、文化队伍建设及文化产业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对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升县、区群众文化建设水平,不仅能够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满足,还能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文化支撑。各级部门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提升其服务水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秀芳.县域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发展路径[J].山西农经,2019(24):123-124.
[2]朱凤琴.彭阳县开展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J].大众标准化,2019(17):70+72.
[3]马燕燕.对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服务队伍建设的思考——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J].农家参谋,2018(22):267.
[4]杜远忠.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以泸溪县文化馆为例[J].艺海,2018(06):148-149.
[5]石冬丽.县域视角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困境及着力点的构建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7(10):8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