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策略探析

作者

张君禄

大余县池江中学 341502

摘要: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农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三项策略:打造自主学习空间、构建合作学习平台以及开展创意竞赛活动。旨在增强田径学习的趣味性,提升田径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及身体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策略探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农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技能和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过往的教学方法却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运动潜能。因此,优化农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与目标模糊

部分农村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缺乏清晰、具体的教学理念,过于看重竞技成绩,而忽视田径运动在学生身心健康、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教学目标的设定也显得笼统和模糊,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田径项目的特点进行精细化设定,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重点,也无法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创新

田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单一性和缺乏创新是另一个显著问题。在内容上,部分农村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田径项目,如短跑、跳远等,而忽视新兴项目和多样化内容的引入,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限制了他们对田径运动的全面认知和兴趣培养。同时,教学方法仍沿用过往的示范和模仿练习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难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二、农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策略探析

(一)打造自主学习空间,引领学生深入学习

田径运动能力是体能储备、心理素质及智慧策略的综合性体现。在设计田径运动课程时,教师需全面评估农村学生的体育基础、技能水平及心理状态,精心营造既强调个体独立性又富含创新元素的学习环境,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与合作机会,促使他们在多样、趣味且自由的实践活动中,积极而高效地吸收田径运动的知识精髓与技能要领。以“100米跑”的教学为例,教师应首先确立清晰的学习导向:引导农村学生认识100米跑在提升速度、爆发力及耐力方面的独特价值,掌握起跑、途中跑及冲刺跑的关键技巧。同时,激励学生探索100米跑的多样化训练方法与策略,通过直观观察、积极模仿与深入学习,逐步提升跑步的速度与效率。随后,教师应倡导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鼓励农村学生在课前预习100米跑的相关知识,课堂上则通过教师的细致讲解与示范,进一步加深对100米跑技巧的理解。紧接着,安排个体练习与小组合作环节,以深化学生对100米跑技巧的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活动视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以观察者、合作者及引导者的多重身份参与其中,与农村学生并肩解决问题,共同探索新知。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基于已掌握的基础技能,尝试设计并创新100米跑的训练计划。同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起跑姿势、调整途中跑的节奏及优化冲刺跑的技巧,以此全面促进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发展。

(二)构建合作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协同训练

在田径教学的广阔天地中,教师应采取一种既系统又结构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农村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为核心,巧妙设计合作性项目活动,让学生在协同合作中不仅习得田径知识与技能,还能在创造力和身体协调性上得到锻炼与提升。以“铅球投掷”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创设一个“铅球越线挑战”的趣味情境,将学生按照能力均衡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围绕铅球投掷的技巧与方法展开交流讨论。每组学生轮流进行铅球投掷,其他学生则负责观察和记录投掷距离与技巧,共同探讨如何提升投掷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适时观察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帮助农村学生精准掌握投掷动作的要领,如正确的握持方式、滑步与转体的协调配合、最后用力与出手角度的精准控制等,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田径运动能力。再以“接力跑”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融入“团队协作、交流互动、策略规划”等元素,精心设计一个“接力赛”的实战任务活动。将学生分别赋予接棒员、传棒员、冲刺员等不同角色,模拟一场紧张刺激的接力赛跑。在规定的赛道上,农村学生需紧密配合、迅速交接棒,共同冲刺以赢得比赛。为取得最优成绩,学生需集中智慧,共同探讨交接棒的最佳时机、如何保持队伍的整体速度、如何调整呼吸与节奏等关键问题,进而深刻领悟接力跑时的团队协作技巧,如准确的交接棒动作、队员间的默契配合、速度与节奏的合理调控等,从而在运动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上实现显著提升。

(三)开展创意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田径技能

为深化农村学生对田径技巧的理解,教师需创新竞赛与训练的形式,将比赛的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手中,积极营造竞技比赛的真实氛围,并鼓励农村学生深入交流、细致分析竞赛机制,让他们自主设计竞赛规则与评判标准。在这样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环境中,学生的毅力、耐力及综合素养将得到极大的锻炼,同时,他们的思维品质与运动精神也将得到显著提升。以“立定跳远”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融入主题、任务与情境等元素,精心策划一系列富有创意的项目比赛活动,包括“飞跃挑战”、“跳远接力赛”、“跳远大师赛”以及“创意跳远秀”等趣味盎然的田径运动项目。农村学生可自由选择个人赛、团队赛或混合赛等多种比赛形式,通过激烈的竞技比拼来激发潜能、提升技能。例如,在“飞跃挑战”项目中,学生需充分发挥力量与技巧,跳出尽可能远的距离,以比拼个人的跳远能力。而在“跳远接力赛”中,农村学生将被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需轮流进行立定跳远,以团队总跳远距离作为胜负的依据,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出色的个人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在“跳远大师赛”中,教师可设置不同的跳远难度级别,鼓励学生挑战自我,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而在“创意跳远秀”中,学生则可设计独特的跳远动作或表演形式,为比赛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实现田径技能的飞跃式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农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策略,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田径技能水平,为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和终身运动习惯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施卫星.以趣味田径教学法构建初中体育教学[J].田径.2016,(9).

[2]王政伟.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武魂.2013,(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