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九九乘法表在小学阶段计算中的作用

作者

陆雪霜

广南县南屏镇中心学校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九九乘法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小学是数学基础构建的关键时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九乘法表作为一种基础的数学工具,为小学生提供了简洁、高效的乘法计算方法。它以固定的格式和规律呈现乘法运算结果,有助于小学生快速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原理,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深入探究九九乘法表在小学阶段计算中的作用,对于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九九乘法表;小学阶段;计算;作用

引言

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九九乘法表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是乘法计算的重要基石,通过对九九乘法表的学习和运用,学生能够逐渐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九九乘法表的规律性和系统性,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研究九九乘法表在小学阶段计算中的作用,对于推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九九乘法表的基本内容概述

九九乘法表是小学数学中极为重要的数学工具,有着明确且系统的基本内容。从构成上看,它是由一系列乘法算式及其对应的结果组成。乘法表以1到9这九个数字为基础,涵盖了这九个数字两两相乘的所有情况。横向来看,第一个乘数从1开始依次递增到9,而第二个乘数保持不变,呈现出一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及结果。例如在以2为第二个乘数的这一行,算式依次为1×2 = 2、2×2 = 4、3×2 = 6等等。纵向观察时,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从1递增至9,同样形成有规律的排列。九九乘法表的结果也存在一定规律。随着乘数的增大,积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规律。而且,乘法表还体现了乘法交换律,即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二三得六”和“三二得六”。在表达方式上,乘法表通常采用简洁的口诀形式,方便学生记忆。这些口诀朗朗上口,将乘法算式和结果巧妙融合。例如“七八五十六”,对应着7×8 = 56和8×7 = 56这两个算式。通过这种系统且规律的内容编排,九九乘法表为小学生学习乘法运算提供了清晰、便捷的知识框架。

二、在小学整数乘法计算中的作用

(一)提高计算速度

九九乘法表在小学整数乘法计算中能显著提高计算速度。小学生在学习整数乘法初期,计算过程往往较为繁琐,需要通过反复累加来得出结果。而熟练掌握九九乘法表后,他们能够直接根据乘法表中的口诀快速得出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结果。在面对多位数乘法时,也能将其分解为多个一位数乘法的组合,利用乘法表迅速完成计算。例如计算23×4,可拆分为20×4和3×4,借助乘法表快速算出结果并相加。这种快速获取结果的方式,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提高了整体的计算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完成更多的计算任务。

(二)降低计算错误率

九九乘法表对于降低小学整数乘法计算的错误率有着重要作用。在没有熟练掌握乘法表之前,学生通过反复累加等方法计算,容易出现遗漏、重复计算等问题,导致结果错误。而乘法表提供了准确的乘法运算结果,学生依据口诀进行计算,减少了计算步骤,也就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同时,乘法表的规律性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计算思维,在计算过程中更加有条理。例如,在计算多位数乘法的过程中,每一步一位数的乘法都能准确依据乘法表得出结果,从而保证最终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计算习惯。

三、在小学除法计算中的辅助作用

(一)帮助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九九乘法表在小学除法计算中能辅助学生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而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通过九九乘法表,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乘法算式中的积、因数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从乘法表中知道“二三得六”,就能理解6÷2 = 3和6÷3 = 2这两个除法算式的意义,即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这种对应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运算体系,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使他们明白乘除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逻辑关系。

(二)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在小学除法计算中,学生可以利用九九乘法表中的乘法口诀来求商。当面对简单的除法算式时,学生可以根据乘法口诀快速找到商。例如,计算18÷3时,学生联想到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就能得出商是6。乘法口诀为除法计算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减少了学生试商的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而且,通过这种方式求商,能加深学生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让他们更加熟练地掌握除法运算。在反复练习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四、对小学阶段数学思维培养的作用

(一)培养数感

九九乘法表在小学阶段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作用。数感是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通过背诵和运用九九乘法表,学生能熟悉1到9数字之间的乘法关系,直观感受数字的变化规律。例如,从“二二得四”到“二九十八”,学生能体会到随着乘数的增大,积也相应增大的规律。这种对数字规律的感知,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具体数学问题时,更敏锐地理解数字的意义和数量关系,提高对数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从而更好地培养数感,为后续数学学习中对数的理解和运用奠定基础。

(二)促进逻辑思维发展

九九乘法表能有效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逻辑思维强调对事物进行有条理的分析、推理和判断。在学习和运用乘法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进行计算和推理。例如,根据乘法的交换律,从“三四十二”能推出“四三十二”。这种推理和判断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学生运用乘法表进行分析和计算,也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进一步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结束语

九九乘法表在小学阶段计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掌握乘法运算的有效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九九乘法表的教学,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同时,还应注重通过九九乘法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孙玉.如何巧记九九乘法表[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3,(Z1):32-33.

[2]金珠.三年级学生乘法概念理解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2.

[3]熊艳.乘法口诀表的奥秘[J].数学小灵通(1-2年级版),2021,(04):42-44.

[4]卢绪荣.小学数学乘法教学新思路探究[J].考试周刊,2020,(68):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