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亲其师,信其道”

作者

歹新梅

云南省安宁市宁湖小学

摘要: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中的引路人,担负着“教”和“育”的双重责任。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是初学教育学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陶行知先生这句话就鞭策着我,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时刻记着教师的使命与责任,不断的在教育的路上探索学习。

关键词  爱心; 耐心 ;真心 ; 用心

1. 调动爱心赞赏法

在课堂教学中,对待学生,要学会宽容,少一些责备和抱怨。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不能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和看待学生。尤其要尊重并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他们在学习上需要帮助时,就适调动爱心,积极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辅导。平时,多和这些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抚摸学生的头,拍拍肩膀,甚至给予轻轻一笑。每节课都尽量多地赞赏学生。当学生从新学的一篇文章中能学着老师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疑惑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感叹:“你真是会思考的孩子!老师都没有你想得深、想得远。谁说你逊色于老师呢?我看你简直胜过老师!”即使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只要他认真思考了,我都会给予肯定:“这个想法不错!”“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学生,看法也很独特!”老师的每一次表扬语的丰富和及时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学生在老师的一片赞扬声中会感受到自豪感,同时也会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因此,同学看老师的眼神都是充满甜蜜的。他们都愿意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课堂因此也会更加活跃。老师再加以真诚的感激,从而给学生送去一片感激之情,换来学生积极的心态、愉悦的心情,还带来了师生相长的美好境界。

2. 耐心倾听激趣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从头讲到尾,掌握着“话语霸权”,机械地传授知识,不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那样的传统课堂,学生看似很认真,但实则实在走神、分心,没有紧跟老师思路,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毫无活力,学生很累,老师更是疲惫不堪,从而形成了课堂效率低,事倍功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七嘴八舌”可说是维妙维肖。整个课堂就像“集市”,热闹非凡。传统教学所担心的“乱”在这样的课堂中不复存在了,因为这样的课堂活而不乱。这是“新奇多趣”的民主课堂。上课活跃、调皮的学生当然是主力军了。真诚地投去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微不足道的问话,这都会使学生倍受关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可亲可敬的亲人。课堂上在听取学生发表的独特见解时,我们又一次采用最简单的方式“××同学说的好极了!”“真是太棒了!其他同学都要向××学习呀”,学生都特受鼓舞。当然“表扬”可不能乱给;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棒”,其次得从客观上去分析他到底棒在何处。这样不仅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推向更深层次的境界,让他知道自己哪方面优秀,今后才能有思考动力,而且还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性、审美情趣、学习热情、以及听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3. 真心平等交流法

学生能从你的语言、表情、动作中感受到你是否真心、平等地对待他们,当孩子感受到你的真心与平等,他们才会对你敞开心扉,才能和你交流思想、探讨学习,分享快乐。这样不仅学生学习轻松,老师也受益颇多。只有真心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和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极其活跃的状态下轻松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时,班上有两个学生成绩很差,一个男生举起手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我叫了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回答错了,班上的同学一片嘲笑声,有几个声音说,他那么差当然回答得不对了,此时我知道他内心的无助,我走到他声旁拍拍他肩膀说,没关系,你认真思考过了,并且大胆的举手就是最棒的,我讲过后你就知道自己思考哪里出偏差了,他微微笑了。此后,我发现他无论对错他都很积极地举手,认真思考。另一个女生,非常腼腆,她举手次数不多,每次起来回答问题声音极小,几乎只能自己听清,有一次她的回答虽然还是很小声,但旁边几位同学听到了,帮她把答案复述出来,她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趁机引导同学们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多鼓励他们积极发言锻炼自己。认真平等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4. 用心打造魅力法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教师语言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要有魅力才能实现语文这个交际工具的价值。如果我们老师语言风趣幽默、有激情有才气又敬业吃苦……那么他们就会毫无保留地以良好的心态、情绪去影响感染自己的学生。教师的良好情绪、积极状态能诱发学生的激情;教师的语言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的神态举止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师的板书设计能给学生以美的启迪;教师的敬业精神能给学生以美的感染;教师的知识渊博能给学生以美的教诲;教师的慈爱胸怀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师的人格力量能给学生以美的教诲;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更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应该树立一种信念:用一生的时间去打造自己,锤炼教育教学语言,立志成为一个讲究审美与教育艺术的教育家。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用准确、简洁、逻辑、激励、生动、形象的教师语言去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力和兴趣感,用教师大方得体、富具感召力的举止言行感染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航标。“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学语文,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孙保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66-267.

杨文学,教师语言魅力的提升.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