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监督执法中公众参与度提升策略探讨
李龙
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13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公众参与消防监督执法对于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消防监督执法中,公众参与度仍然较低,存在参与意识不足、参与渠道有限、参与结果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消防监督执法中公众参与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三项优化对策:一是加强消防安全教育与公众意识提升,二是拓展和优化公众参与渠道,三是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后的反馈机制。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公众参与消防监督执法的积极性和效果,为保障社会消防安全、提升公众安全意识贡献力量。
关键词:消防监督执法;公众参与;优化对策;消防安全教育
引言
消防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火灾事故频发,消防安全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公众的广泛参与被认为是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在许多地区,公众参与消防监督执法的意识和能力仍然不足,导致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效率受到一定制约。消防监督执法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公众的积极参与同样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提升公众参与度,不仅能增强消防安全管理的多元性,还能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推动社会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本文将探讨提升公众参与度的具体优化对策,为改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提供参考。
一、消防监督执法中公众参与的特点
(一)公众参与的多元化形式
近年来,公众参与消防监督执法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传统的公众参与形式主要是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新的参与途径。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务平台等渠道反馈消防安全问题,参与度显著提高。线下活动如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志愿者服务等也为公众提供了直接参与的机会。
(二)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
法律保障是推动公众参与消防监督的重要基础[1]。我国《消防法》对公众参与消防安全监督提出了明确规定,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同时,各地也逐步出台了配套措施,通过地方性法规、政策文件对公众参与的程序和方式进行了细化。当前法律保障仍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有些地方的法规执行力不足,导致公众参与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公众参与的社会认同感
社会认同感是推动公众积极参与消防监督执法的动力之一。随着公众对消防安全认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愿意通过参与监督执法为社会贡献力量。社会各界对公众参与的态度也在逐渐改变,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态度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有力保障。仍有一些人对消防监督的认同感不足,认为消防工作是政府的责任,忽视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增强社会各界对消防监督的认同感是提升公众参与度的必要途径[2]。
二、消防监督执法中公众参与度存在的问题
(一)公众参与意识的不足
当前,公众对消防安全的关注度和认知程度仍较低。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宣传活动,但很多人对于消防监督执法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了解不深,参与的积极性较低。缺乏足够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使得公众在面对消防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参与或提出有效建议。部分人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偏低,认为问题不直接影响自己,导致对消防监督的参与度不高。
(二)参与渠道的闭塞
目前,公众参与消防监督执法的渠道仍然有限,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传统的投诉和举报渠道难以有效触达所有公众。社交平台虽然提供了新的参与形式,但在管理和信息筛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平台难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导致公众反馈难以得到有效处理。部分参与渠道在技术手段和平台设计上还不够友好,很多公众因操作复杂而放弃参与[3]。
(三)参与结果的反馈不足
公众参与消防监督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参与结果的反馈不足。很多公众在提交意见或投诉后,未能及时收到处理结果或反馈意见,导致他们对参与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在部分情况下,公众的反馈未能得到有效的跟进和解决,造成参与者的失望和无力感。公众参与的最终目标是改善社会消防安全状况,因此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公开参与结果并及时回应,是提升公众参与度的必要手段。
三、提升公众参与度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消防安全教育与公众意识提升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是提升公众参与消防监督执法的重要前提。当前许多公众对消防安全知识缺乏深入了解,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在突发火灾或日常生活中难以主动参与监督和预防工作。政府、社会组织和教育部门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开展广泛的消防知识普及活动。例如,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定期播放消防安全教育节目,增强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同时,应在学校、社区和企业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和实操训练,提高公众的消防应急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等技术,进行沉浸式消防演练,让公众在亲身体验中掌握消防常识,培养其参与消防监督的主动性。
(二)拓展和优化公众参与渠道
目前公众参与消防监督执法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传统的举报和投诉方式。为了激发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亟需拓展和优化参与渠道。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多样化的在线参与平台。通过建设集成化的消防安全投诉与建议平台,公众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报告火灾隐患,还能够对消防政策、法规等进行意见反馈。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局面,可以及时向公众发布消防安全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应加强线下参与途径的建设,如通过社区消防志愿者服务、公众开放日等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消防安全工作中。通过这些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使其更加便捷高效,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和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后的反馈机制
公众参与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提供意见和建议,还在于其参与结果的反馈。当前许多公众在参与消防监督工作后,缺乏及时的反馈和处理,导致参与者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其参与热情。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是提升公众参与度的关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确保对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出及时回应,并根据情况予以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应向公众说明反馈的处理结果,增强透明度,使公众能够看到其参与的实际效果。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公众的参与成果进行评估。例如通过问卷调查、社会听证会等形式,评估公众参与消防监督的效果与影响,进而改进相关政策。最后,确保公众的参与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同与奖励。通过设立“消防安全模范市民”等奖项,给予积极参与者荣誉和奖励,激励更多人参与其中。
总结
消防监督执法作为社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的参与度直接影响到消防安全工作的效果与质量。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公众在消防监督中的参与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参与意识不足、渠道不畅通以及反馈机制不完善等。为此,提出了三项主要对策: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升公众意识;拓展和优化公众参与渠道,增加参与途径;以及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后的反馈机制,确保参与效果的及时反馈。实施这些对策,能够有效提升公众在消防监督中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消防安全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探索更多创新的参与模式,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贾镜炜.消防执法规范化问题和智慧消防监管模式解决策略分析[J].户外装备, 2023:109-110.
[2] 陈太阳.新形势下消防执法规范化与精准度提升策略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 2023, 9(23):19-21.
[3] 吕锋.消防执法改革新形势下执法工作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2(00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