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执行的难点与突破口分析
易玉成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1.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涉外债务纠纷也逐渐增多,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适用、管辖权、跨境合作等问题。当前,国内涉外债权的执行面临法律体系差异、执行效率低下、跨国司法协作难度等诸多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些执行难点,结合作者在内地香港两地办理生效判决认可和执行的法律实践中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突破路径,为完善跨境债权执行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2.跨境执行的难点分析
2.1 执行环境的复杂性
跨境执行的最大挑战之一在于国际法律体系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差异会导致在同一债权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适用标准不一致,影响执行的效率和公平性。此外,跨境债务执行还涉及到跨境财产线索的查询问题,各国对于个人信息保护、财产登记的公开程度不同,导致跨境执行中债权人无法查明债务人的财产,这无疑增加了跨境执行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债务人与债权人分布于多个司法区,执行面临的法律和程序障碍更加突出[1]。
2.2 跨境判决认可的法律与程序障碍
跨境判决的认可是跨境执行的首要难题,主要受法律体系差异、公共政策限制和程序复杂性的影响。大陆法系(如中国内地)注重形式合法性,而普通法系(如香港)强调实质公正,这种差异常导致判决无法在他国获得承认。公共政策保留原则允许各国法院拒绝承认被认为违反本国核心利益的判决,例如内地或香港法院可能因程序或敏感领域问题拒绝对方的判决。程序上,跨境判决需经过形式审查、证据公证等复杂流程,增加了时间和成本。尽管《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司法协助安排》提供了法律框架,但适用范围和程序差异仍限制了判决的顺利执行。
2.3 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难点
判决获得认可后,涉外债权的实际执行仍面临诸多操作难题。首先,执行效率低下是普遍现象,跨境执行通常涉及多个司法管辖区,法律程序繁琐、沟通协调成本高,导致执行周期显著延长。其次,信息不透明增加了债权执行的复杂性,由于各法域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债权人难以获取债务人在他国的资产信息,资产查找和冻结难度较大。此外,债务人常采取规避措施,如转移资产、设立空壳公司或申请破产,进一步增加了执行难度和成本。最后,跨国司法协作不足也是关键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院在判决执行过程中缺乏系统化的合作机制,法律适用和程序标准的不一致,往往导致判决执行效果打折扣,影响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3.突破口与实践路径
3.1 培养具备跨域服务能力的涉外法律人才法律执行力是解决跨境执行问题的关键。跨境执行中的管辖权不明确、国际司法协助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法律的执行效果。要提升法律执行力,首先需要从事相关领域的优秀法律人才,熟悉国际私法、和两地法律交叉适用的相关实务经验,加强国际司法协作,推动与其他国家当地律师的合作,并通过优化服务模式,提高跨境案件的服务专业水平。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3.2 提升法律执行力与跨境司法协作机制
跨境判决的有效执行依赖于不同司法管辖区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各国法律体系差异、程序复杂性及信息不透明使跨境执行面临诸多障碍。首先,应加强国际司法协作,推动签署双边或多边判决互认协议,如《海牙公约》的适用,促进法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跨国资产追踪,以提高执行效率。其次,简化跨境判决认可与执行程序,减少冗余的法律环节,统一判决认可标准,特别是对“公共政策保留原则”的适用,借鉴《纽约公约》中关于国际仲裁裁决的执行机制,提升程序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此外,强化法院内部执行监督机制,提高法官处理涉外案件的能力,并建立跨国执行追踪与反馈机制,以确保债权人及时掌握执行进展,提升跨境判决的公正性和执行效率。
3.3 跨境判决执行的实践路径与案例分析
跨境判决的认可与执行在不同法域之间存在差异,但实践经验为跨境执行提供了重要参考。以中国内地与香港为例,《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司法协助安排》明确了两地法院在民商事判决互认中的法律依据和程序,简化了认可流程,提高了执行效率。然而,具体执行中仍存在程序复杂、公共政策保留适用不一致及资产信息共享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案件被拒绝或延迟。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优化互认程序,如简化申请流程、减少冗余环节,同时建立资产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债权人追踪债务人财产,防止隐匿转移。此外,需加强法院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法律适用一致,降低因解释差异带来的执行障碍。这些实践不仅对内地与香港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法域的跨境执行提供了借鉴。
4.结论
本文分析了跨境判决认可与执行中的法律差异、管辖权冲突和程序复杂等问题。以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司法协作为例,说明了现有机制在提升执行效率方面的成效及不足。为解决跨境执行难题,应完善司法协作框架、简化认可程序并加强信息共享。研究表明,通过国际法律协调与合作,可有效提升跨境债权执行的效率和透明度,但全球范围内的执行仍面临法律差异和主权限制,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石静霞.我国跨境破产承认与协助的现状、趋势与建议.中国国际商事法庭,2022.
[2]韩丹丹,王艳林.党内法规执行体系及其建设规律探析[J].观察与思考,2019,1(2):45-52.
姓名:易玉成,出生年月:1977 年9 月 26 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具体到市):江西省宜春市,身份证号:362202197709261523,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或主要从事工作):民商事争议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