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的作用研究

作者

李晏军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职计算机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课”作为一种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教学资源,已逐渐在中职教育中应用。本文通过研究微课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微课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实际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技能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核心任务。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针对具体技能的逐步演示,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完全掌握实际操作流程。微课以其短小、灵活、便于重复观看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成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一、分步演示操作,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技能培养中,许多软件操作和编程步骤较为复杂,单凭课堂讲授往往难以让学生完整掌握全部流程。学生在操作时经常遇到理解难,尤其是在应用较为高级或多步骤的功能时更是如此。微课可以通过将复杂的操作步骤分解为更小的单元,将整个操作过程逐步演示并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逐一掌握每个步骤,减少操作中的困惑,提高学习效果[1]。如,在讲解Excel函数应用时,教师可以将整个函数使用过程分为数据录入、公式输入、函数选择和参数设置等多个微课单元。通过每个单元视频的详细展示,学生可以在观看时专注于单一步骤,逐一理解其操作方法和逻辑关系。教师在“数据录入”单元中展示如何创建基础数据表格,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格式设置,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公式输入”部分,教师可以演示如何在单元格中输入常用公式,并解释各个符号的作用及其运算逻辑;在“函数设置”环节,教师可以详细讲解如何调用SUM、AVERAGE等常用函数,同时示范如何根据需求调整函数参数。每个步骤讲解完毕后,学生可以暂停微课视频,亲自操作并反复练习,直到完全掌握该步骤的操作技巧。通过这样的分步演示,学生不再需要一次性理解整个复杂的操作流程,而是可以逐步掌握每一个独立环节。这种逐步推进的教学方式尤其适用于Excel、PowerPoint等软件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分清不同功能模块,明确每一步的具体要求,理清各个操作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学生在学习函数嵌套时,可以先掌握每个单独函数的用法,再逐步理解如何将多个函数组合运用,实现数据的复杂处理。这样学生能够清楚每个步骤的目的,避免因为操作繁琐而产生的挫败感,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直观展示编程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代码逻辑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中,编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内容。然而,编程的学习对初学者往往较为困难,尤其在理解代码逻辑、模块功能和语法结构方面,学生常常会感到迷惑。微课通过屏幕录制的方式,可以直观地展示代码的编写过程,让学生从零开始观察每一行代码的写作、调试和运行,配合教师的语音讲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编程的逻辑和思维方式[2]。例如,在教授Python基础编程时,教师可以使用微课逐步讲解“Hello World”程序的代码编写过程。从变量定义、基本语法结构到输出函数的使用,教师可以将这些基础知识逐一展示在屏幕上。通过微课,学生能够清晰看到每一行代码的具体含义和作用。例如,在讲解变量定义时,教师可以停留片刻,解释变量的命名规则、数据类型,并演示如何赋值。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解释“print( )”函数的使用,详细说明如何将文本或变量输出到屏幕。这种逐步分解的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代码的功能和语法结构,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代码。微课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暂停和回放视频,逐步分析代码的执行过程。这对于理解较复杂的代码逻辑尤其有帮助[3]。例如,在学习循环结构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详细讲解“for”或“while”循环的运行逻辑,逐行展示代码的运行顺序,并通过小例子解释循环的作用。学生可以看到循环语句如何控制代码的重复执行,从而加深对编程控制结构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演示不同条件下代码执行的效果,如改变循环次数或条件,展示代码在不同情况下的运行结果。这种可视化的编程过程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代码模块的效果,理解代码的整体逻辑关系。

三、案例教学,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实用技能,以满足未来工作中的具体需求。传统教学方式中,知识点往往是独立讲解的,学生在学习时难以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微课通过案例教学的形式,将知识点嵌入实际项目中,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学会整合和运用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他们理解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我驱动力[4]。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制作电子商务网站主页”的微课系列,将项目分为若干个微课单元,每个单元专注于网站制作的一个方面,包括HTML结构搭建、CSS样式设置、JavaScript互动效果等。通过这些模块化的微课,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网站搭建的全过程,从页面结构设计到前端美化,再到交互效果的实现,逐步掌握构建完整网页所需的各项技能。在每个微课单元中,教师可以演示具体代码的编写和修改过程,详细讲解每一行代码的功能和作用,帮助学生清楚理解各个技术环节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HTML结构搭建部分可以作为系列的第一步,教师在微课中演示如何创建基本的网页布局,包括导航栏、内容区域、页脚等常见元素。通过观看和跟随操作,学生可以快速掌握HTML标签的使用方法和页面布局的基本原则。接着,在CSS样式设置的单元中,教师可以演示如何为网页元素添加颜色、字体、边距等样式,通过实例讲解CSS的选择器和属性,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网页设计的美化技巧。最后,教师可以用JavaScript为网页添加互动功能,如滚动效果、按钮响应等,展示如何通过代码实现动态效果,提升网页的用户体验。

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微课,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掌握具体技能点,增强了操作实践和编程逻辑理解能力。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师反馈显示,学生对微课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和理解度较高,尤其是在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方面,学生表现出了更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英.利用微课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20(23):139.

[2]王春玲.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学周刊,2021,25(25):13-14.

[3]李梅.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外交流,2021,28(7):913.

[4]谢满红.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2(4):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