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GnRHa 联合 LNG-IUS 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孙启建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良性病变,好发于30\~50 岁的经产妇,常导致痛经、经量过多和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其中,GnRHa 和 LNG-IUS 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段[1]。本研究旨在探讨 GnRHa 联合 LNG-IUS 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 96例,所有患者均经 B 超和 MRI 检查确诊,并排除其他妇科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8 例。观察组年龄为 29\~47 岁,平均年龄( 37.5±5.6 )岁;对照组年龄 30\~46 岁,平均年龄(36.8±5.2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接近相似(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直接放置 LNG-IUS。于月经来潮 1\~5 天内宫内放置 LNG-IUS。观察组:采用 GnRHa 预处理后放置 LNG-IUS。于月经第 1\~3 天皮下注射 GnRHa, 3.75mg ,之后每 28 天重复注射一次,共 3 次。第 1 次注射 GnRHa

时宫内放置 LNG-IUS。

1.3 观察指标

指标一:子宫大小:采用 B 超检查,测量子宫的上下径、前后径和横径,计算子宫体积( V=0.52×A×B×C ,其中 A、B、C 分别为子宫的上下径、前后径和横径)。指标二:痛经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由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程度自行选择疼痛程度评级。指标三:月经量: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评估。指标四:CA125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 CA125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痛经程度、月经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体积、痛经程度、月经量均接近相似(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体积缩小程度、痛经程度缓解情况、月经量减少程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具体数据分析比较如表 1 所示: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痛经程度、月经量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CA125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 CA125 水平相似( 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 CA125 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CA125 水平比较( U/mL )

3.讨论

GnRHa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十肽类化合物,能通过与垂体 GnRH 受体结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卵巢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出现暂时性闭经。GnRHa 预处理可缩小子宫体积,降低子宫血管充血程度,为 LNG-IUS 的放置创造有利条件[2-3]。LNG-IUS 是一种含有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可持续释放左炔诺孕酮,作用于子宫内膜局部,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间质蜕膜化,血管受抑制,从而导致月经量减少或闭经。同时,LN

G-IUS 还能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减轻痛经症状[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均显著缩小,痛经评分和月经量明显降低,血清 CA125 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 GnRHa 预处理缩小子宫体积、降低子宫血管充血程度有关,使得 LNG-IUS 能更有效地作用于子宫内膜局部,从而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 GnRHa 预处理减轻了 LNG-IUS 放置后的不适症状有关。

4.小结

综上所述,GnRHa 联合 LNG-IUS 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血清 CA125 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洋.LNG-IUS 联合 GnRH-a 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3):5385-5387.

[2]何惠兰.GnRH-a 联合 LNG-IUS 与单一 LNG-IUS 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郑州大学,2019.

[3]汪学美,王泽青.GnRH-a 联合 LNG-IUS 治疗子宫腺肌症的近远期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13):27-30.

[4]杨新春,刘子康,李寒宇等.GnRH-a 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 meta 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02):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