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元语文要素的重构与落实

作者

温金玉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环平南小学 广东省惠州市 邮编:516006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学习任务群作为新型教育教学形式,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探究方向。单元语文要素的重构与落实时学习任务群实施的核心环节,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重要意义。那么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如何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的重构,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本文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大单元教学为例,结合工作实践对具体做法作出简要总结。

关键词:三年级下册第五大单元;学习任务群;单元语文要素;落实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研究越发精细化。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它强调在教学时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提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需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推进并为学生呈现,确保新课程标准理念能够在语文课堂得到落实。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推进上下功夫,创设充满挑战性、趣味性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拓宽学生学习深度与宽度,提高语文知识学习效果。

一、统筹分析,明晰单元知识结构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推进单元语文要素的重构与落实,前提即深入分析课程教材,明确单元知识结构。首先,应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这一单元里需掌握的知识、要树立的价值观、需培养的能力,结合教材、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学习需求,明确单元终极目标以及阶段目标;其次,深入分析教材,对单元重点知识、核心概念、主题进行梳理,明确教材主线以及分支线,挖掘教材里的关键点与难点,为学习任务设计提供依据;再次,要把教材里的知识点给予充分整合,进行单元知识结构创建,进行完整概念图或知识框架创建,把知识点彼此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层次关系理清,从而更准确的进行教学重难点把控,也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知识;最后,依照课程分析与知识机构,进行对应的教学活动设计。

二、明确目标,逐层完成教学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里对“课程目标”四字给予了诠释,主要从总目标、核心素养目标、单元目标展开了分析,为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目标与任务设计提供了依据[2]。第一、在总目标上。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将这些总目标融入到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中,引导学生达成总目标。第二、在核心素养目标方面。要根据教育部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如写作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结合大单元内容,设计相关的情境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核心素养培养[3];第三、在单元目标上。考虑到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学科学习要求,合理设置每个学段学习活动,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具体见图1)。

如在《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中,则可从大单元教学视角着手,明确该章节的总目标,即:这两篇课文均凸显出了与想象有关的主题,所以可提炼出“奇思妙想”的单元语文要素,让学生掌握有关“奇思妙想”的表达技巧,并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再根据总目标进行核心素养目标制定,如①通过学习《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奇思妙想”表达技巧,提升阅读理解能力。②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经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③经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此后再根据确定的语文要素,重构学习任务群。例如,将学习任务群分为“背景挖掘”、“文本解析和“写作与表达”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一系列具体的学习任务。

在目标确定后则结合学习任务目标,进行教育活动设计,如:①课前进行相关资料搜集,编制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资源等;②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包括两篇课文之间的异同等)、情境表演等方式来理解文本内容,弄清楚文本在想象描述上的表述技巧,并以延伸写作的形式来让学生学习作者的方式进行写作一篇想象作文,或对课文内容进行续写,这样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并达到预期目标。教学期间,及时评价与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

三、整合思路,整合单元学习框架

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语文要素重构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把单元内的教学内容给予整合,将分散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学习框架创建,促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4]。如在《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等课文学习时,因这一单元内容主要与想象力有关,因而教师可将整个单元课文结合起来开展大单元教学,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各课学习主要任务的学习框架图(见图2),创设完善的知识学习框架,帮助学生跟着图片或视频展示的学习思路来有计划的开展学习,进而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四、开发资源,补充单元教学素材

以《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两篇课文为例,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明确了单元主题、学习任务目标后,则需要注重课程资源开发,引入其他和想象相关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5],如《宝葫芦的秘密》《细菌世界历险记》《克雷洛夫寓言》《绿野仙踪》《查理的巧克力工厂》《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大林和小林》等,对任务驱动下的单元整体元素教材内容给予补充,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想象思维。同时,还可让学生将《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棵树》与其他文学作品(如《绿野仙踪》或《宝葫芦的秘密》)进行对比,探讨它们之间在写作内容以及想象思维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且,可鼓励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想象作文写作,如“宇宙的另一边”的冒险故事,“会飞的木屋”,“奇妙的头发”等等,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吸收文学作品里的元素,拓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使整个单元知识点的学习衔接更加紧密的同时,又可实现语文要素的整合。

五、结论

本文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大单元作为例子,对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元语文要素重构与落实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并得出了下述几点内容:第一、要注重课程的分析,明晰单元知识结构;第二、要合理预期,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第三、在明确主题、知识要点以及能力要求后,则可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合作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总的来讲,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元语文要素的重构与落实属于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们在这方面展开更深入的探索,进行创新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为学生进行积极、丰富的学习环境打造,为学生成长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秋香.“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名师在线,2023(32):8-10.

[2]陈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整组教学策略探索[J].小学语文,2023(09):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