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并发症防治策略

作者

高磊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 017000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对心血管基本手术时配合护理以及围术期护理管理实践进行了分析,通过心血管疾病手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以及围术期护理管理相关实践的管理流程与护理方法总结,保证心血管疾病质量全过程的质量。方法:通过抽取本院不同心血管疾病手术的50个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常规护理方式和干预型护理方式,通过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来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病例分析可以得知,形成规范性的心血管疾病手术以及围术期护理管理流程,能够帮助临床护士形成良好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结论:通过规范性的护理管理流程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关键词 :手术; 护理配合; 围术期护理; 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由此带来的心血管疾病也逐渐增多,我国在长期的心血管疾病质量当中逐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介入手术治疗方式,大大提高了心血管治病的治愈率。在介入手术过程中构建科学、完善的护理管理规范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手术的成功率,也是整个介入质量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通过将我院收取的5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分别有25位患者,患者的年龄作平均处理,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式,B组患者采取干预型护理方式,通过最后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找到更加安全和全面的护理规范。

2干预型护理流程

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是一些准备工作,配合介入手术医生开展术前护理工作。首先是手术用具准备,在手术前准备好各种装置和工具,具体包括了除痰设备、氧气装置、除颤仪、手术管、刀以及意外抢救所需的药品和装置等,为手术过程和抢救过程做好完全准备。其次是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患者的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检查患者身份信息、医疗过程自己手术前需要准备的各种文件,认真检查完毕信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其次是对患者身体状况再次检查确认,主要包括了检查患者血压、心率、各器官功能、血液功能等情况,确认完全符合手术条件后再进行下一步。再者护理工作需要与患者做进一步的沟通,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沟通内容主要包括了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需要患者配合的方面做有针对性的讲解,例如术中呼吸和咳嗽等事项需要注意的地方,从而避免手术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产生。最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里疏导。患者在手术前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心里压力,这种压力会带来患者的恐惧或紧张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在术中产生身体僵硬等情况。因此在术前护理工作中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尽可能的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

2.2.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极其考验临床护士的专业能力,良好的专业素养能给手术医生带来巨大的助力。在手术中需要进行的护理流程有一下几点:第一,积极配合医生手术进程。术中护理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整个手术的过程,能够在每个手术环节中及时将手术工具整理并转交给手术医生,与此同时要密切关注静脉通道的流畅程度,对手术所需要的各类导管需要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弯折、错位等现象,避免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第二,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身体参数,一旦患者身体参数发生变化,就意味着手术的某个环节可能出现了问题,身体参数的监测包括了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内容,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后,要及时的向手术医生报告,从而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手术正常进行。第三是对患者进行术中心里疏导,在手术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可以通过交流安慰的方式让患者的注意力分散在手术之外的地方,从而减轻患者的心里压力。另外时刻关注患者的反馈,对患者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及时寻找原因或者进行心里疏导,从而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2.3.手术后护理‌心血管疾病手术的护理不单单是手术中的护理,术后护理同样是保证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沟通环节,首先跟患者进行沟通,对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疼痛等情况,让患者有充分的心里缓冲,如果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护理工作人员要及时的进行相应措施,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反应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与患者的沟通内容包括了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多喝水、包扎程度反馈等。其次是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通过对患者各项身体参数的监测来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变化,对于术后容易出现的低血压、失眠等情况及时关注,一旦有特殊情况及时告知医生,从而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体内损伤。第二是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关注。由于介入手术极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身体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首先对各类并发症的成因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例如术后腹胀,由于患者术后不能剧烈活动,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腹胀或形成便秘,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可以采用按摩、热敷等方式防止便秘的产生。又比如患者因为情绪变化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在护理工作中要围观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通过限制探望次数、提供睡眠引导等形式帮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减少失眠带来的影响。

3、结果

评价‌通过对术后患者的走访调查以及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上述两种护理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了患者对手术全过程护理的满意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数量两个方面。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数量一目了然,患者对护理难易程度也可以通过打分的方式让患者给工作人员做出评价。根据这两个方面的调查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接受A组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数量明显高于接受B组干预型护理方式的患者数量,在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中也显示了患者对干预型护理方式的认可程度较高,帮助患者减少了很多并发症的隐患。

4、结论

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并发症防治策略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关键。通过术前评估与准备、术中管理和术后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有效实施,可以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生活质量。同时,针对出血、感染和心律失常等常见并发症的积极防治策略也是确保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主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主编.手术学全集(普通外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9.

3 阎汉荣,主编.普通外科临床借鉴.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