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阿木布日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学院 617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各地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显著促进了旅游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交流。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之下,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急需得到创新,以便于确保学生可以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为我国的文旅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文章结合文旅背景下的旅游业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现状

1.1文旅产业投资增多

我国的文旅产业资源多,体系庞大,尽管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但受到了较多投资企业的关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含有民间文化资源以及丰富环境资源的地方而言,其逐渐得到开发,并形成了特色化的旅游产业链,参与到其中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为文旅融合与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政府也更多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较多不同领域的文旅合作案例不断涌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地旅游业的发展[1]。

1.2旅游产品供给与服务体验更加优质

在文旅背景下,文化体验与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深度结合,优质的景点以及特色文化给予了游客更多的感受,使得文旅产品更加引人注目。同时,各地的文旅也在创建自己的品牌,构建了更加优质的服务队伍,有助于在提供给游客优质体验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与产业创新的深度结合,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2.1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其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地理、历史、餐饮、食品卫生等多学科知识,并且可以在旅游业务中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以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与景点欣赏等需求。为此,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能力的提升。具体而言,相关院应当认识到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业发展趋势,并积极与景区及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旅游管理以及服务实践机会。通过在景区以及实践基地中学习与体验,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旅游行业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而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其中。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如结合理论学习,提供多元化的实习、实地考察以及实训机会,指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并逐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院校也要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如模拟化的实验设备以及旅游管理软件等,可以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

2.2优化旅游专业师资力量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专业教学中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的专业教学经验不足,并且受到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其对于文旅融合背景的认识不深,难以培养出综合性的高质量旅游业管理人才。为此,院校应当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促进教师团队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此外,院校应当提供给教师成长机会,使其深入到旅游行业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锻炼,得到深刻的体会,逐渐提高对旅游行业的了解和认识,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促进专业教学内容的完善。学校也可以与当地旅游公司进行合作,在对教师的培训中邀请有经验的旅游管理人才,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通过介绍案例,帮助教师了解行情,掌握更多可行的专业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教师团队中,学校可以引进旅游行业中的兼职教师,使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向学生传授管理知识与技能,以此强化师资力量,助力旅游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发展[2]。

2.3科技元素赋能,培养技术型人才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科技元素的赋能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此,旅游专业学生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必要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以便于应对行业发展中的各项挑战。这一类信息技术通常包含社交媒体营销、数据分析以及移动应用开发等,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中,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宽了文旅传播渠道,使得大众对于文旅发展更加关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智慧旅游观念逐渐得到重视,其也成为了现阶段旅游发展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旅游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手段,能够顺利对市场行情以及游客行为进行定向分析,以便于有效地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定位。为了推动游客服务体验的升级,更多旅游场所中推出了虚拟旅游体验活动,主要是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帮助游客创造特定情境。而这也可以应用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使学生近距离感受文旅,增强教育性与互动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也需要熟悉与掌握在线旅游平台与电子商务的应用方式与运作模式,能够完成在线营销以及客户关系的处理工作,以便于发挥自身价值,并在数字化旅游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学生应学习如何创造有吸引力的宣传内容,如旅游视频、社交媒体帖子等,以此创建具有特色和趣味性的文旅品牌形象。为了培养技术型人才,高校需要设置跨学科的课程,如将计算机科学、数字媒体以及信息技术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技术以及管理经验。此外,在校企合作的实践培训中,可以通过采用实验室工作、项目实习以及案例研究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结合理论知识,融合信息技术,提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并紧跟行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项目,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的提升。

2.4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评价进行创新

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基于正确的评价结果,教师方可了解实际学情以及今后的教学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文旅融合对于行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完成实践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如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教师在评价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实习报告、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采用考试、论文、报告、演讲以及实践操作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3]。另外,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发展。除此之外,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评价不应仅限于在校期间,也可以借助校友跟踪调查以及企业反馈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从而对教学效果进行长期评价,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深度创新与优化。

3.结语

综上所述,文旅融合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一定要求。在新的背景下,相关院校应积极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行业的新需求和发展趋势,这包括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师资力量的强化、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等。通过采用这些创新路径,学校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蒋祯.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4,(02):91-93.

[2]白松科.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23,(13):41-42.

[3]何德君.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9):6-8.

基金项目: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18BMZ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