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分析
郑立胜
安庆市田家炳中学(十中)246003 安徽省安庆市
摘要:在实际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时,做好学生逻辑能力培养工作,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和质量,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切实提高逻辑能力培养成效,文章分别从概念教学、实验教学、情境化教学以及物理规律教学等多个方面针对基于逻辑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此助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不断向好发展。
关键词:逻辑能力;健康发展;高中物理;情境创设;物理规律
前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对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物理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能力。在实际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可显著提高学习成效,同时还可以带动学生多种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基于逻辑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做出深入研究,以此提高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逻辑能力培养质量 ,为高中生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进行助力。
一、通过概念教学,培养学生逻辑能力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概念知识是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这些概念可以有效反映一定的物理现象以及知识,可以说是对直观现象做出的高度抽象概括,而这个概括过程便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所以教师通过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概念,便有利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开展“力”这一概念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一系列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进行思考、感知和总结、归纳,促进其逻辑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日常生活中“打鸡蛋”的图片、“拍球”的图片、“风吹动树叶”的图片等等,然后提出问题“请问图片中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在思考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出进一步引导如“第一张图片是鸡蛋和瓷碗之间的碰撞”、“第二张图片是手和篮球之间的碰撞以及地面和篮球之间的碰撞”、“第三张图片是风和树叶之间的碰撞”,以此帮助学生总结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一信息,然后教师即可告知学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抽象概念的逐步思考、总结和认识实现逻辑能力的有效提升,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达到提高教学成效的目的[1]。
二、借助实验教学,提升学生逻辑能力
实验教学属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其在培养发展学生逻辑能力上可以发挥出重要价值和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通常会将实验步骤以及结果详细地告知学生,这使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已经讲述清楚的步骤和方法开展一系列实践操作,整个过程缺少学生的自主思考、分析和判断,也未能与教师或者是同学之间展开互动交流,从而不利于学生良好逻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在实际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期间,作为教师应该尽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进行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分析问题以及质疑等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良好逻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开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这一实验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亲自开展实验操作,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能力。具体做法是先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学生逐步开展实验活动,如“请各小组结合教材内容及自身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明确实验所需器材、了解实验原理、制定实验步骤、开展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同时需要明确实验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最终总结出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还有减小误差的具体措施等”。任务提出后,要求各小组选出小组长,并且合理进行分工,然后通过组员通力合作,完成实验活动。最后还需要委派专人负责上台展示本小组的实验成果,教师再引导其他小组对各个小组展示成果做出分析、补充和评价等。
通过这样一场自主实验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全程开展合作交流、自主思考分析、大胆提出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这些环节均能够促进学生逻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还可以间接地帮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对高中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大有助益[2]。
三、借助物理规律,提升学生逻辑能力
对于高中时期的物理知识来讲,存在着很多物理规律,教师在实际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期间,可利用这些物理规律教学来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比如在实际开展物理规律学习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类比思想进行运用,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开展对比分析活动,以此自主挖掘和发现物理知识存在的相似之处,进而做出深入的分析和推断,并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逻辑能力可以得到有效训练和运用,有助于逻辑能力的快速形成与提升。
例如:在开展“重力势能”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结合重力势能的概念定义,去自主思考、分析以及总结什么是“弹性势能”,能够对弹性势能产生影响的因素等。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重力势能与高度之间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借助一些生活实例,来有效论证弹性势能是否和形变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等。借助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逻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还可以增强高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让教学活动不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交流以及频繁互动等方式来实现知识的发现和获取[3]。
四、创设探究情境,促进逻辑能力提升
思考探究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在实际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期间,应该多引导学生针对所学物理知识展开思考和探究。而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探究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发展学生逻辑能力,教师需要合理地创设一定的物理知识探究情境,以此达到提高逻辑能力培育成效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平抛运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即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图片或者是视音频等形式为学生播放一系列与物体平抛有关的画面以此构建出一个较为真实、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如“飞机空投物资”等,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如“飞机怎样做到在飞行期间将物体准确投放至指定区域的?”在学生实际探究期间,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电影中看到的情节或者是游戏中的类似情境等,展开分析和交流,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探究深度以及广度。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良好逻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的目的[4]。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生形成较强的逻辑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以及敏捷性,使得学生善于思考、分析和判断,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也能够间接带动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文章针对基于逻辑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展开了深入探究,以此增强逻辑能力培养成效,推动高中生真正地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鹿子爱. 设计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2,51(3):44-45.
[2]郑鹏. 运用实验促进高中物理思维可视化的策略[J]. 中外交流,2021,28(7):238.
[3]付亚玲.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解题法的构建策略分析[J]. 学周刊,2022,16(16):57-59.
[4]张海峰.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设计策略浅探[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2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