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

作者

白雪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 017000

摘要: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后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的VAS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疼痛护理干预下,镇痛药物的使用时间以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胸外科术后的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疼痛感,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 心胸外科;术后疼痛;临床护理

心胸外科方面的疾病比较多并且也是比较复杂的, 主要有冠心病、肺气肿、肺囊肿、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等, 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 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对护理干预的要求比较高。心胸外科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感一般都比较强烈, 患者的情绪不稳定, 对康复前景不乐观, 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的心理情绪。如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护理, 降低疼痛感, 是临床上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关键。本文选择在本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 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仔细观察, 详细记录, 对其术后疼痛进行了精心的临床护理, 现总结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25~60岁,平均(44.9±7.2)岁,其中肺癌20例、食管癌18例、胸部创伤27例、肺大疱15例,所有患者均无恶性病变,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有精神病史等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行相关检查并给予预防并发症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疼痛管理措施,具体如下。(1)健康讲座:给患者讲授心胸外科手术的操作流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用药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知识;(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多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指导,积极引导患者缓解紧张、恐惧的情绪,鼓励患者坚强、自信;(3)饮食起居: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饮食结构,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食管癌患者在术后不宜进食,以营养液来保证机体的正常供给,2天后摄入半流质食物:肺部手术患者在术后1天给予半流质食物,2天后再正常饮食。遵循易消化、高蛋白、高纤维素,清淡饮食的原则并保证饮食的均衡性,保持生活规律,保证睡眠;(4)术后疼痛护理: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洁、消毒,并定时检查确保伤口完好;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活动,防止伤口出现撕裂;疼痛难忍时给予适量止疼药。(5)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家属帮助其翻身、喂食和咳嗽,避免引起疼痛,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6)其他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护理, 如每天洗澡, 隔天洗发, 每周修剪指甲, 每天更换衣服, 打扫卫生, 在这些护理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 不能对患者的切口造成二次伤害和感染;除此之外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促进患者的康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VAS评分。

1.4评定标准

(1)显效:患者无并发症出现,无疼痛或轻微疼痛,VAS评分为0~3;(2)有效: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中度疼痛,VAS评分为4~6分;(3)无效: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重度疼痛,VAS评分>7分。

2 结果

本组4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 及针对性的进行了护理干预,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没有出现因疼痛过度而引起的二次治疗。患者的切口没有出现明显的渗出, 在手术1周之后切口处都长出了新鲜的肉芽组织, 预后良好。4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在经过精心的护理后, 术后疼痛感明显降低, 对本院的护理工作有很高的评价, 全部康复出院。

3讨论

胸外科术后疼痛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的下降,同时也会增加患者呼吸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受累风险,大部分国内外的学者认为,影响胸外科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相关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管道刺激:大部分胸外科的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后会留置引流管, 长时间管道的刺激就会使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胸腔闭式引流管是引起患者发生疼痛的主要管道,管道拔除后患者的疼痛症状会减轻;手术方式及部位:患者的手术切口部位在胸骨正中,横向切口的开胸手术会加重患者的疼痛;炎症反应或者发生感染:由于手术的损伤导致患者发生炎症,使患者的疼痛不断的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另外,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伤口周围化脓,影响患者伤口的正常愈合,使患者的疼痛增加;社会心理: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和注意力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性格较为内向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强,年龄越大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也越强,患者的负面情绪过多,也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活动情况:患者经常咳嗽会增加患者的疼痛,运动过于剧烈,或者运动量过大也会增加患者的疼痛。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具有较多的优点,一方面,对护理人员来说,加深了专业知识,提升业务知识水平,加强了护理能力,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强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降低了医患矛盾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对于患者来说,了解到了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的相关技巧,并及时的做好自我防护,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经济负担,加快病情的恢复。

综上所述, 精心的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的降低有明显效果, 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临床上可以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洁群, 刘紫燕. 护理干预改善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 33(12):1671-1672.

[2] 文红英. 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18):125-126.

[3] 李改云. 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中国伤残医学, 2014(2):238-239.

[4] 张菊华. 73例心胸外科患者镇痛药的应用及护理管理分析.中国药业, 2019, 22(9):74-75.

[5] 郑良杰,杨伟,刘宇斌,等.胸外科手术数字化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9,20(22):55-57.

[6] 张良美.护理干预对减轻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及应激反应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28(8):9-11.

[7] 张艳丽.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20,17(16):104.

[8] 郝春红,孙红梅,刘素梅.整体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7,18(25):128-129.

[9] Yin HH,Tse MM,Wong FK.Postoperative pain experience and barriers to pain management in Chinese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ic surgery[J].J Clin Nurs,2019,21(9-10):1232-1243.

[10] 郭淑丽,刘静,王晓杰,等.不同镇痛方法对胸外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17(15):1824-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