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语言领域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汪重阳

台州市黄岩区西城街道永宁幼儿园瑞府分园 318020

引言:

3-6 岁的幼儿正处于语言敏感期,对语音、词汇、句式的接受能力极强,但他们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具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当前部分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仍然采用“教师讲、幼儿听,看图识词、跟读句子”的模式,不仅满足不了幼儿主动学习的需求,还可能导致他们对语言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游戏化教学并不是游戏和教学的简单叠加,而是以幼儿的发展目标为核心,把语言知识点融入游戏规则、场景和任务中,让幼儿在自主参与、互动合作的游戏过程中自然学会语言技能。

一、设计分层互动游戏,梯度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设计分层互动游戏的核心在于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针对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设计难度递进、目标明确的游戏步骤,使各个层次的幼儿都能够在玩耍中得到语言的训练,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表达、倾听和理解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过日常的观察和简单的对话来评价孩子的语言基础,将其大致划分为基础层、提升层、拓展层。然后,教师在教学主题的范围内,设计出不同难度的游戏任务,指导幼儿由简单到复杂的参与,并鼓励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去帮助他们的伙伴,营造出一种交互式的学习气氛。

以《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中班下第四主题“运动总动员”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游戏:

基础游戏“运动图片配对说”,教师准备篮球、跳绳、跑步等运动项目的图片和对应的动作词汇卡片,幼儿要对图片和词汇卡片进行配对,说出“这是拍球、这是跳绳”等简单短句,巩固基础词汇和句式。

提升游戏“运动动作模仿与描述”,幼儿观察教师或者同伴的运动动作,如跑步时手臂会摆动,连贯地描述动作细节,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拓展游戏“运动场景创编”,让幼儿结合已有的运动经验,创编简单的运动场景对话,如“小明:我们一起去拍球吧!小红:好呀,我拍球很厉害呢!”,鼓励他们运用丰富词汇进行交流。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表现灵活调整任务的难度,如基础层幼儿能熟练说出短句后,引导其尝试描述简单动作,逐步向提升层过渡。同时组织小组互动,让不同层次幼儿互相帮助、交流,营造积极的语言学习氛围[1]。

二、开展主题角色游戏,深化幼儿语言运用场景

主题角色游戏是指让幼儿在一个模拟的现实环境中,通过扮演各种角色,使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和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语言使用的情境,提高语言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设计时,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确保他们可以快速的融入角色。同时,还可以搭建丰富的游戏场面,为幼儿提供与游戏主题有关的工具,从而提高他们对游戏的兴趣和语言表达的欲望。另外,教师还要明确规定不同角色的语言任务,指导幼儿在角色的交互中自然地使用语言。

以《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小班下备选主题“小主人小客人”为例,首先,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做客时要做什么?小主人要怎么招待客人?等问题,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做客经验,梳理出基本的礼貌用

语和语言表达要点。

其次,搭建“小主人的家”场景,准备玩具沙发、茶几、水杯等道具,制作“小主人、小客人”的角色头饰,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

最后,明确不同角色的任务,“小客人”要拿着玩具礼物来到“小主人”的家门口,轻轻敲门并说:“咚咚咚,有人在家吗?我是小客人XXX”,进门后还要主动问好:“小主人你好,这是给你的礼物”。“小主人”要热情回应:“你好呀,快请进”,并招待客人:“请坐,我给你拿水果吃”。

三、融入生活游戏元素,构建语言联结生活的桥梁

生活游戏元素和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把它与幼儿语言教育结合起来,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语言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生活中语言的实际价值,从而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地使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契机,确保生活环节在语言学习中的自然融入,设计简单的生活游戏,让幼儿在完成生活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把语言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以《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小班下第四主题“图形碰碰乐”为例,

首先,在午餐前的餐具整理环节,教师可以开展“图形餐具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观察餐具的形状并说出“圆形的盘子要放在圆形的架子上”等,引导他们在整理餐具的过程中认识图形、运用图形词汇。

其次,在户外散步时,教师可以组织“图形大搜索”游戏,让幼儿分组寻找幼儿园里的图形物品,找到后向同伴进行描述“我找到的是圆形的皮球,它圆圆的、可以滚”,鼓励幼儿将图形认知与生活场景结合,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和物品的特点;

最后,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设置“图形拼贴和讲述”环节,指导幼儿用不同形状的彩纸拼贴成生活中的物品并向教师和同伴讲述“我拼的是房子,房子的身体是方形的,屋顶是三角形的”,进一步锻炼幼儿将图形知识转化为语言表达的能力[2]。

结语

总而言之,语言领域教育实践中游戏化教学的融入是幼儿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从设计分层互动游戏,梯度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开展主题角色游戏,深化幼儿语言运用场景、融入生活游戏元素,构建语言联结生活的桥梁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作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为后续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小红 . 五大领域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 [J]. 求知导刊 ,2023,(26):110-112.

[2] 刘耀娟 . 五大领域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 [J]. 科幻画报 ,2023,(07):29-31.

作者简介:汪重阳,1996 年10 月生,女,汉族,浙江省台州市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