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践项目之探讨

作者

励静霞

宁波开放大学宁海学院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315600

内容摘要:农村发展与变革对农村人力资源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农村环境下,要求有高素质的农村干部来引领农村经济发展,要更多的技术青年来建设高科技乡村产业。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并落实了学历培训机构,国家开放大学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培养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实践,发展到现在的主要成果也已凸显。本文针对国家开放大学在一村一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各项保障措施进行了阐述总结,分析了目前的不足,并提出了对应措施。

关键词:一村一  国家开放大学 乡村 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人才振兴是培养大量优秀的农民大学生,提高农村建设能力,在种植、养殖技术上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参与农村建设管理。国家开放大学组织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要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手段,采取在职业余学习的方式进行。从试点到目前有近20年,已经为国家输送了数万名大学本专科农村管理人才,为我国的乡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实践的各种举措

1、各种费用减免举措保障农民干部的学历提升

农民大学生普遍存在思想顾虑,怕学费太高,不敢来求学。为此,学校发挥分级管理优势,多环节、多途径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开放大学通过减低学费标准、打折教材价格、实施经济援助、提供专项奖学金等方式,减轻农民大学生负担。注册费、课程学分费、考试费分别下调80%、20%、40%;通过补贴,教材价格也比同类教材低30%,各种教学资源按注册名册直接配送到县级电大,减少了运行费用。从开班起,国家开放大学和有关省级开大自筹资金2400万元,援助西部地区100所县级开大和非西部地区20所国家级贫困县开大的教学现代化建设。各试点省级开大在实施过程也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收费标准或减免学员学费,并且积极争取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经费支持,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发展和壮大。由当地组织部推荐的村干部就读一村一名大学生本专科时,本人不用出一分钱,全部学费和教材费由组织部与当地乡镇财政承担。

2、专业课程设置更切合农村经济管理

乡村人才,离不开农村,因此我们的学历提升以“农”字当头,搭建课程平台;课程开放,学生自主选课。国家开放大学以“农”字当头引领专业设计,搭建课程平台作为构建专业的基础。课程平台将农业技术、林业技术、畜牧兽医、农林管理、轻纺食品五大科类的主干课程按六个课程类别模块和若干课程群搭建在一个平台上,同时实施课程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对课程进行单科注册学习,在专业规则框架下,自主选学一定数量的课程,通过累计学分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岗位资格证书)或专科学历。这种高弹性的课程及专业设置方式,较好地适应了农科专业地域性强的特点,给学习者较大的选择空间。至2023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课程平台共建设和开设了五大科类18个专业112门课程。目前热门专业有:作物生产技术、设施农业与装备、休闲农业、园艺技术、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电子商务方向)、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农村信息管理方向)、工商企业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方向)、电子商务(农副产品营销方向)、法律事务(农村法律服务方向)、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等等。

3、改革传统学习方式,不受时空限制。

学习层次分为本科、专科,学习方式多样化。报读的前置学历分别为:本科专业(专科起点)招收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相同或相近专业高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年;专科专业招生对象为具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及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年。学习的方式也有别于其他高校脱产学习的模式,国家开放大学的一村一名大学生,采用网上远程学习与线下面授课两种方式相结合,方式灵活,不受时空的限制,既可以获得知识,又不耽误生产与工作。学生可以按照相关专业及课程的教学安排,利用学校提供的课程学习包中的多种媒体教材(包括课程学习指南、文字教材、学习指导、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等)进行自主学习;点播和查看网上教学资源,参加教师的在线辅导答疑;到乡镇和县级学习中心(教学点)参加集中面授学习、小组学习和实践实习等教学活动。

4、改造教学内容,强调运用和实用。

农民学员文化基础较差,学习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存在困难,为使农民学员“学得会”,国家开放大学在课程设置上突出高职特点,取消了英语公共课,专业课程不过分强调原有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基础理论突出“必需、够用”,“少而精”,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讲解适当的专业基础理论;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常见问题,重点教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打造乡村课堂,在实践中学真本领。

为了不让学生在教室里纸上谈兵,“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课程体系更强调实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内学时占到总课时的30%~50%。各级电大高度重视开展实践教学,依托当地农业部门或种养殖大户以及旅游民宿典型,建立了大量教学实践基地。教学实践课上,聘请农业专家当场示范讲解,答疑解惑,或者请养殖户、民宿老板介绍产业发展经验,学生之间热烈讨论,互相取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极大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积极打造“乡村课堂”,到每个示范村学本领,成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组织的一大特色。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第一个村“荔枝之乡”柏桥村时,他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国家开放大学给各村的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思考如何打造符合自己村的特色经济。

6、改革考核方式结合各方面内容评估

学校在成绩考核方面,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员有近50%年龄在30岁至60岁之间,年龄差距大,识记能力不一,很难适应以考察知识点为主的识记型的考核方式。国家开放大学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对考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的比例,将学习小组活动、实验实习、调查研究、作业等纳入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50%。并且根据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尝试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如论文式试题、学习记录袋(文件夹)、调查报告、分析报告或实验报告等。在毕业论文的评审上,也是要求结合新农村发展的各方面去选题研究,比如村民社保、村民养老、新村新貌、旅游建设、特色产业种植养殖、垃圾分类、退宅还耕等方面进行。

二、存在不足

经过将近20年的实践培养,国家开放大学的网上课程资源已经比较丰富,优秀农村管理人员和农村青年的毕业生人数累计也有10万以上,各方面看着都比较成熟了,但目前整个开大系统特别是地方开大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值得探讨。

1、面授课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干部与农村青年的学习基础比较差,有些人员年龄偏大,近60岁,他们在学习时,都喜欢线下面授课,可以比较直观,听课效果好,胜过自己网上看课件、看视频。这就要求各级开大有对应的专业教师,来引导他们学习。但据目前情况了解,各级电大特别是县级开大农业专业毕业的老师非常少,有农村实践经验的老师更少,这就导致很多课程不得不请非专业老师来讲授,这就偏理论教育,或者变成纯粹的应试教育。外请的农业系统技术专家,现在因为兼课报酬要到本单位报备,也不大愿意来电大兼课。

2、实践活动课设计不够全面。国家开放大学对每个一村一专业都设置着很多实践课,要求脱离教室,去乡村实践。在实践活动时,大多数没有详细的教案,只是到外面参观拍照,内容比较简单,也没有评估机制。实践课的实施,没有合理的规划,也没有专人监督过程和考核结果。

3、实践经费不能保证。各级开大在组织活动时,要租车把班级师生运送到实践地点,如果维持一天时间,中午还要包餐,这些费用目前学校都不能开支,要学生自费参加。因此,这个限制让很多学生缺乏到课积极性,活动难以组织。另外,实践地点要腾出场地、安排人员来接待师生,或者耽误一天的营业来让他们活动,一切都是免费的,学校也不能给予多少报酬。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开放大学是否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改进:

1、培训或者分配教师改善师资缺乏。由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组织,对全国开大系统的一村一计划的责任教师与授课老师进行系统培训,提升面授课辅导能力;聘请农业专家,给教师们开讲座,传技术,改变教师们实践技能缺乏的现状。各地的教育局应该给开大分配一些有农业专业毕业的高学历教师,改善这一师资缺乏的现状。

2、详细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具体包含以下方面:

(1)课程目标:明确实践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2)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合的实践内容。实践内容应该与学生的专业相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实用性。

(3)教学方法:根据实践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实践课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

(4)实践环境:为学生的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实验材料等。

(5)安全措施:在实践课中,学生的安全至关重要。需要提前考虑并做好安全措施,包括交通安全、实验安全等,避免发生意外。

(6)实践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得到适当的指导。需要提前准备实践指导材料,并安排适当的指导人员。

(7)课程评估:设计合理的评估方式,检验学生实践成果。评估方式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

实践课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学生活动经费应纳入财政开支。现在各单位的收入都由财政统一管理,各项支出都要文件支持,单位每年进行统一预算。没有文件支持,学校的预算里根本没有学生实践活动经费这个开支。国家开放大学在这个项目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外出实践的费用问题,与财政局协商一下,有文件来支持这项开支,把它纳入单位预算。

四、总结

国家开放大学带领下的各级开大在一村一计划的实施以来,从试点时的摸索前进,到现在各方面趋向成熟,大家都作了很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全国各地的乡村管理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我们的计划还要继续发展,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还要树立农村基层干部对素质提高的正确认识,增强其主观的学习愿望,并积极参加实践历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乡村振兴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志力.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知网。

2、童少颖.农民大学生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08,百度文库。

3、郝丹.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农村发展与变革的人力资源支撑(上篇)——浙江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创新探索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10,掌桥科研。

4、李冬斐.开放教育环境下农民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科学与财富, 2020, 000(018):172-173,202.

5、邹海明, and 钱伟茂. "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0.4(2012):3.

6、钱伟茂,沈健.农民大学生培养创新机制探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7、屈琳.邵阳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

8、方志刚.责任与使命: 浙江电大为农村发展与变革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创新和探索[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