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老年人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作者

贾晶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医院 0143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老年手术患者逐渐增多,对老年人手术后的护理的需求和要求也相应增加。为此,需要更新、更专业、更全面的护理措施得以完善。对老年患者术后常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旨在延长老年患者的寿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措施

何谓老年人,当前各个国家对老年人年龄划分的规定不一,一般发达国家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发展中国家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比例日益加大。由于年龄大、各器官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差,术后并发症较其它年龄组高。近年来,护理同仁对此已有过许多探讨,对老年患者常见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论述。

一、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皮肤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1.1完全不能自理及恶液质患者。建立翻身卡,每两小时翻身1次,护士严格交接班,制定护士长、责任护士、轮班护士三级负责制。每翻身后用50%的酒精按摩受压部位。床上置海绵垫,褥疮好发部位垫海绵圈,特别注意耳廓及踝部的护理。治疗及饮食给予营养支持,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可以预防褥疮。

1.2强迫体位者。须将手插入患者皮肤受压部位按摩,每1-2次,并将受压部位皮肤托起离床通风数分钟。

1.3尿便失禁者。尿便失禁患者要预防褥疮发生,应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要及时为患者清洗会阴部,清洗后扑爽身粉或痱子粉。保持患者皮肤、衣服、被褥清洁干燥。

2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2.1无呼吸道症状者。鼓励其多饮水、多活动,卧床病人鼓励其床上多活动如翻身坐起,并进行有效咳嗽的训练。严禁吸烟,因吸烟者呼吸道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

2.2有呼吸道症状者。有咳嗽、咯痰、哮喘、呼吸困难者,应鼓励患者多咳嗽,教给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深呼吸,并协助拍背咯痰。对痰液不易咳出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6次。哮喘、呼吸困难者,调整体位,呼吸困难发作时,帮助病人找到最舒适、最有利的体位。一般给予半卧位或端坐卧位,并低流量氧气间断吸入,同时在未查明哮喘原因时,禁止探视者送鲜花。如病情允许,给予足够的水分及热量,每日饮水1500ml以上,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对于意识不清者,还要需要协助吸痰或气管内吸痰。

3口腔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3.1禁食、无胃管者。清醒患者每日协助刷牙2次漱口3-5次,昏迷患者进行特殊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3次。

3.2禁食、置胃管者。清醒能耐受胃管刺激者同上,昏迷及不能耐受胃管刺激者应给予特殊患者口腔护理,依患者情况每日2-4次。

3.3超声雾化吸入者。每次治疗完毕后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还应注意雾化面罩专人专用,雾化器主机要擦洗消毒,罗纹管及手柄要浸泡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以备下一位病人使用。

4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4.1无症状无留置导尿管无膀胱造瘘者。可进食者应鼓励其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不能进食者应补给足够的液体量。同时,要勤换内衣,每日睡前要擦洗会阴部,擦洗液可用温开水,擦洗毛巾用后必须晒干,或用开水烫后使用。

4.2留置导尿管与膀胱造瘘者。除采用以上措施外,对置管的病人,选择封闭式导尿系统以减少细菌污染,尽量保证其密闭性,避免轻易分离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及频繁取尿标本等操作。每日必须进行会阴护理,特别是尿道口周围不应有血迹和分泌物。嘱病人多饮水,保证每日摄取水分1500-2000ml,每小时尿量50ml,注意观察尿液酸碱度,保证尿ph在6.5~7.0。禁饮浓茶和咖啡,预防结石的形成。用个体化放尿法以保证留置尿管病人的膀胱功能。对于不能饮水与大量补液者,应放置folley三腔导尿管进行膀胱冲洗(能够大量饮水者及大量补液者不进行膀胱冲洗),每日1次。有些需长期留置尿管者,尿管则5~7d更换1次。膀胱造瘘管2~3个月更换)1次,同时严格执行闭管定时开放。对于插管后有膀胱出血者,应给予持续膀胱冲洗至停止出血。膀胱冲洗时严格无菌操作。置管时或拔管前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及会阴部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5.充分镇痛,解除紧张和放松肌肉

高龄病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对创伤和疼痛刺激的耐受性差。术后病人常因切口疼痛、全身肌肉紧张抑制呼吸,呼吸快而表浅。适当镇痛不仅解除术后痛苦,还可改善肺功能,有效通气量增加,有利于咳嗽及排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应用镇痛药应注意用药剂量和注药速度,并加强床边监护。全身用药以预防疼痛为原则,定时给药。另外使病人保持姿势舒适,轻轻活动或按摩颈部和肩胛部以消除肌肉紧张,使呼吸保持适当的频率和幅度。

6.指导呼吸,协助排痰

由于麻醉使用的药物抑制咳嗽反射,加上切口疼痛,病人不能有效咳嗽。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者,小气道功能差,常有呼吸道潴留物,痰液较多,需协助排痰。在麻醉清醒后均给予呼吸指导,每隔3h深呼吸5-10次,平卧位加强胸式呼吸。指导病人深呼吸后,用胸腹部力量做最大咳嗽。也可用手指轻压胸骨切迹上气管诱发咳嗽,并作数次深呼吸。咳嗽时用手在腹部稍加压,以减少腹壁牵动加重疼痛,并防止切口裂开。对个别咳嗽无力的病人,可采用吸痰管吸痰排除分泌物。但老年人肺功能差,吸痰时间切勿过长。

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如病人痰液堵塞却无力咳出,出现呼吸急促、烦躁、紫绀,甚至呼吸衰竭,应及时有效排痰。经上述各种措施处理,病人呼吸道内仍有大量粘稠分泌物,低氧显著且有二氧化碳潴留者,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7.早期运动训练

术后早期活动助于防止肠粘连,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预防坠积性肺炎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对老年病人不能操之过急,活动量应循序渐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腹壁切口裂开。手术日病人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并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尽量扩张胸部,进行腹部适当按摩,床上被动活动或肢体活动等。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如床上翻身,伸展四肢,并可下床活动,从坐到慢走,鼓励生活自理。但嵌顿疝急症手术修补后和其他重症有并发症者,下床活动应推迟。急性左心衰竭一、病因老年人因为心血管顺应性降低、心血管储备能力下降,加之原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心肌梗塞等,在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

二、老年人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保持患者身体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营养支持。

4.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三、结论

老年人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老年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小燕.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14):122-124.

[2] 王书霞,吴锦才,崔红赏,等.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27(25):73-74.

[3] 谢菲.结合《护士条例》探讨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20,25(12):1077-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