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设计对提升酒店经营收益的影响思考
李钰东
陕西地建酒店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当前市场环境下,我国酒店行业已由市场扩张阶段步入调整优化阶段,酒店资产的日常运营、成本投入与盈利比率等问题日益受到管理部门重视。在地理位置、市场定价、周边配套等客观因素无法轻易变更的情况下,酒店设计带来的软性环境改善对提升运营收益起到重要作用。笔者以自身酒店管理从业经验出发,探讨酒店设计中的美学性、合理性、功能性与酒店收益之间的关联,以期在合理的工程投入下,最大程度提升酒店环境体验和经营资金收益。
关键词:酒店设计;经营收益
随着消费者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酒店设计理念已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设计工作不仅是酒店施工建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更是影响酒店未来发展、提升酒店资金收益的重要驱动力。酒店设计工作包括对环境视觉的设计和空间功能性的规划。精致典雅的环境可以有效提升消费者体验感,而合理的功能性空间规划则会增加消费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因此,优秀的酒店设计工作可以直接增加酒店营业收入,提升在酒店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酒店设计对酒店经营收益情况的影响
(一)设计中的美学性对酒店经营收益的影响
在策划酒店设计方案时,设计师出于职业素养,往往将美学原则作为设计工作的核心重点。作为酒店的运营和管理人员,需要在尊重设计美感传达的基础上,确保设计风格符合酒店的市场定位和品牌特质。最终的酒店设计成品,应以美学因素传达作为根本,兼顾酒店的审美价值、实用功能和合理布局。
(二)设计中的空间合理性对酒店经营收益的影响
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酒店的翻新周期。由于酒店行业的特殊营业服务需求,在进行酒店空间设计时需要关注前台接待、后台服务、公共空间和客房区域几个关键性点位。合理的空间设计可以通过对有限空间的充分利用,设计合理的动线规划,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和酒店服务人员的工作需求,从而延长酒店使用寿命,减少翻新工程造成的成本投入。
(三)设计中的功能性对酒店经营收益的影响
酒店项目的设计规划和建设实施过程中,机械与电力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这两个系统不仅是满足酒店功能性需求的核心所在,更是覆盖整体建筑设计的“骨骼”和“血管”。机电系统的构成极为复杂,涵盖了中央空调系统、电力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等多个重要组成部分。机电系统的设计对设计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能否选择合适的设计师和机电系统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到酒店营收率。在酒店行业中,由于设计团队专业能力不足,造成酒店机电系统运行故障或增加无谓的运营成本,进而影响酒店盈利能力的案例屡见不鲜。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酒店投入运营,机电系统便难以进行修改。因此,酒店管理人员要充分考察设计团队资质,在设计阶段充分重视机电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其它功能性要素,如有必要,还可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团队对机电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评估。
二、通过设计工作提升酒店经营效益的路径分析
(一)以美学设计为理念,强化酒店投资收益意识
客观而言,在酒店设计方案中加入美学理念,能够在视觉层面提升酒店形象。在消费者广泛使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的网络环境中,有助于传播酒店正面形象,达成良好的宣传效果,对增强酒店营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笔者在亲身参与酒店设计项目,与设计团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发现,设计师往往将项目重点聚焦于视觉艺术呈现与工程系统规划方面,但在衡量酒店设计的资金投入与后期营收回报率方面的意识相对较弱。导致设计方案美观有余,但缺乏可实施性。作为酒店管理人员,在主持设计方案策划和工程建造实施工作时,必须就工程成本预算制定与后续运营回报率评估两点,加强与设计团队的沟通,根据实际的营收评估,灵活调整设计策略,在项目初步定位阶段就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美学价值和工程预算,紧跟项目定位完成设计方案制定和后续建造工作实施。
(二)以运营需求为根本,提高酒店空间设计的合理性
酒店空间设计的合理性是提高酒店运营回报率的基础。在酒店行业中,酒店空间坪效是既是衡量酒店运营效益和行业内竞争力水平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酒店商业价值的重要体现。酒店空间的坪效受到酒店空间规划合理性和动线布局科学性的影响,在进行酒店空间设计时,需要与设计团队就以下内容进行深入沟通:
1.动线设计
酒店动线涵盖前台服务路线、后台运营支持路线、人员流通路线、货物进出路线和消防安全通道等。酒店主要活动人员可区分为消费者与内部服务人员两个群体。消费者是酒店经营的主体服务对象,而酒店内部服务人员能否顺利开展工作,则直接影响酒店的日常运营。因此酒店的空间设计需要兼顾两者需求,一方面设计消费者动线,方便他们进出酒店各个空间;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服务人员动线安排,设计服务人员专用走廊、电梯,与消费者动线进行隔离。
2.空间设计
对设计师而言,在进行方案策划时,针对不同档次的酒店,在空间设计方面会突出不同的侧重点。例如,高端酒店在空间设计和设施布局方面会重点关注后场空间设计和走道空间设计,在保障酒店格调、满足运营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多余空间;经济型的酒店设计重点在于最大限度提升客房空间利用率,通过空间设计策略,在保障客房面积和设施齐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客房数量。酒店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定位,有针对性地对设计团队提出空间规划建议,确保空间舒适度、功能性、设计感达到完美平衡。
(三)以运营需求为根本,重视酒店功能性设计
酒店机电系统的规划与建造是确保酒店正常运营的基础,在一系列功能性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机电系统的设计属于隐蔽工程,主要的管道、线路等设施通常隐藏在墙体内部,一旦出现设计或施工上的失误,可能会给酒店的后续运营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增加运营成本,影响投资回报率。酒店管理人员及专业的机电管理人员应当尽早加入机电系统设计工作,深入了解方内容,详细询问在日常运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掌握不同运行阶段的管控要点。这样,在酒店投入运营后,管理人员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机电方面的问题,确保酒店正常运营。
总结:
在当下的酒店行业中,消费者已不再简单满足于酒店基础服务设施需求,而更加关注酒店文化背景、视觉美感、居住体验等精神需求。作为酒店行业管理人员,应关注酒店设计对酒店营收起到的增值效益,探索为酒店增加美学性、合理性、功能性设计,在固定的资金投入下获得更高营收回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一峰,金卫钧,庄子玉,等.传媒化时代酒店建筑设计的应对之策[J].当代建筑, 2021(6):6.
[2]李帅.基于管理需求的酒店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7(10X):1.DOI:CNKI:SUN:ZZFD.0.2017-3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