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壤改良与肥力提升技术

作者

刘溪

北镇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北镇市植物保护中心) 辽宁省锦州市 121300

摘要:本文全面探讨了土壤改良与肥力提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土壤结构改善、有机质补充及微量元素平衡等关键技术在提升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文章也关注到新型生物技术和材料在土壤改良中的创新应用,为土壤科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本文不仅总结了当前土壤改良技术的成果,也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有望推动土壤科学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土壤改良;肥力提升;生物技术;农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与肥力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退化、肥力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壤改良与肥力提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当前土壤改良与肥力提升的主要技术手段,分析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效果,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土壤改良技术的现状与应用

1.1 土壤结构改善技术:深耕深松与合理轮作的创新实践

土壤结构的优化是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在当前农业生产实践中,深耕深松和合理轮作等土壤结构改善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深耕深松技术通过增加土壤耕作深度,打破土壤紧实层,使得土壤更为疏松多孔,从而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这种技术不仅有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还能提高土壤对水分的保持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同时,深耕深松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提高土壤酶活性,进一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合理轮作主要是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作物在田间的种植顺序和时间,可以有效减轻土壤病虫害的发生,维持土壤养分的平衡。轮作制度使得不同类型的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土壤中的不同养分,避免了单一作物连续种植导致的土壤养分耗竭和土壤结构破坏。

1.2 有机质补充技术:有机肥与新型有机材料的双重助力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土壤生态平衡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机质补充技术主要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等方式实现。有机肥是一种富含有机质的肥料,其来源广泛,包括动植物残体、粪便、生活垃圾等。通过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同时,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和养分还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秸秆还田是一种将作物秸秆直接还入土壤中的有机质补充方式。它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成分,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为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秸秆还田不仅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除了传统的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外,新型有机材料的应用也为土壤有机质补充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生物炭是一种由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产生的多孔性炭材料,其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和固定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提高土壤肥力。此外,生物炭还具有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减少土壤污染等多重功能,成为当前土壤改良领域的研究热点。

2 肥力提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1 微量元素平衡技术的精细管理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虽然相对较小,但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理功能,对植物的代谢过程、酶活性和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微量元素平衡技术的实施首先依赖于对土壤的全面检测和分析,通过专业的土壤检测,可以准确了解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从而为后续的平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可以采用针对性的补充措施,如叶面喷施、土壤追施等,确保作物能够获取到足够的微量元素。除了补充缺乏的元素外,微量元素平衡技术还注重维持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稳定性。通过合理的耕作和施肥措施,可以减少微量元素的流失和固定,保持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持续有效性。此外,利用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制剂等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微量元素平衡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还有助于改善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通过优化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供应,可以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并且微量元素平衡技术也有助于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2 生物技术在土壤改良中的创新应用

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壤改良手段,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利用生物制剂和微生物肥料等生物技术产品,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和释放。生物制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物制剂可以通过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来提高土壤肥力。这些制剂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和转化。同时,这些微生物还可以与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共同维护土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生物制剂还可以直接为作物提供所需的养分。一些生物制剂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生长激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此外,一些生物制剂还具有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微生物肥料在土壤改良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微生物肥料还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等多重功效,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结束语:

经过对土壤改良技术的深入探讨,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微量元素平衡技术的应用,还是生物技术在土壤改良中的创新实践,亦或是土壤结构改善和有机质补充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彰显出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力。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显著提升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为作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坚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土壤改良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福祉。

参考文献

[1]杨莉,勾颖,文子伟,等. 生物质炭对连作参地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22,36(6):1244-1253. DOI:10.11869/j.issn.100⁃8551.2022.06.1244.

[2]吴强建,肖委明,赵晓东,等. 江西井冈蜜柚种植区果园土壤肥力现状及区域分布特征[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39(5):1025-1032. DOI:10.13254/j.jare.2021.0475.

[3]刘晗,王萍,孙鲁沅,等. 种植冬绿肥对红壤幼龄橘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23,32(9):1623-1631. DOI:10.16258/j.cnki.1674-5906.2023.09.009.

[4]豆豆,李红. 黄河源区退化草地褐鳞苔草种植技术及对土壤改良效果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57(5):171-180. DOI:10.13432/j.cnki.jgsau.2022.0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