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臧孟娟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肖旗乡初级中学 467400

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尤其是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将知识传授前置、知识内化后置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且通过调整教学流程、融合线上线下学习资源,能够有效的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基于此,接下来如何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特点,构建科学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是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课题。

一、交互式微课资源的分层设计与制作

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课前知识传递的有效性,而交互式微课作为重要载体,通过分层设计与互动功能开发,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分层设计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差异,将微课内容划分为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创新三个层次,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交互式功能则通过嵌入问题测试、操作模拟、互动讨论等模块,也就能够有效的打破传统视频单向输出的局限,以此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基于此,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还能有效的培养其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1]。

例如,在“Python 编程基础”单元的微课设计中,教师针对初学者、中等水平及学有余力的学生,分别制作了三类微课资源。基础层微课以“Python 入门语法”为主题,通过动画演示变量定义、数据类型转换等基础操作,每讲解完一个知识点,便插入交互式选择题,如“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字符串定义方式?”,学生选择后即时显示正误并给予解析;能力提升层微课聚焦“循环与条件语句应用”,设置模拟编程环境,学生可在线输入代码并运行,系统实时反馈错误提示,引导其修正逻辑错误;拓展创新层微课则围绕“Python 小游戏开发”,提供半成品代码框架,学生需通过添加功能模块完成简易猜数字游戏,微课中嵌入论坛链接,鼓励学生分享代码优化思路与创意设计,以此可以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分层与交互设计,学生可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学习内容,在主动参与中逐步提升编程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培养逻辑思维与计算思维,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二、课堂项目式学习任务的进阶化设计

课堂作为翻转课堂的知识内化与实践深化环节,项目式学习任务的进阶化设计至关重要。尤其是进阶化设计以学生认知规律为依据,将项目拆解为“基础任务—综合任务—创新任务”三个梯度,可以从单一技能应用逐步过渡到多知识点融合与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有效的深化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由此可见,通过设置明确的任务目标、评价标准及协作要求,既能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此可以有效的实现从知识接受到素养提升的跨越[2]。

例如,在“多媒体作品设计”单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阶梯式项目任务。基础任务为“校园宣传海报制作”,要求学生运用Photoshop 软件,完成图片裁剪、文字排版、图层样式设置等基础操作,重点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综合任务升级为“班级微电影剪辑”,学生需分组完成脚本撰写、素材拍摄,并运用 Premiere 软件进行视频剪辑、添加字幕与背景音乐,该任务融合了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等多个知识点,考验学生的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创新任务则设定为“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开发”,学生需结合学科知识,利用 PowerPoint 或 H5 工具设计具有交互功能的课件,如添加按钮跳转、动画演示、互动测试等,鼓励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并且充分的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创作。由此可见,每个项目任务均配备详细的任务单与评分表,明确技能要求与评价标准,学生在逐步进阶的实践中,不仅提升了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还能够有效的培养了创新思维与跨学科融合意识。

三、动态成长档案袋的多元化评价实施

动态成长档案袋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全面记录与反馈,通过收集学生在翻转课堂各环节的表现资料,如微课学习记录、课堂项目作品、自评互评报告等,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

例如,在“人工智能初步”单元教学中,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袋。档案袋中包含微课学习数据(观看时长、答题正确率、互动参与度)、课堂实践作品(如利用 Scratch 完成的简单 AI 小游戏、图像识别实验报告)、小组协作评价表(由组员对其沟通能力、任务贡献度打分)以及学生自评反思日志。教师每月组织一次档案袋内容分析会,引导学生对比不同阶段的作品与评价结果,发现自身进步与问题。如某学生在初期的图像识别实验中仅能完成基础分类任务,并且可以通过分析档案袋中的微课学习记录与同伴建议,其后期作品增加了多维度特征提取功能,教师据此在后续教学中为其推荐更具挑战性的拓展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是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探索。尤其是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流程、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评价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在初中信息技术的实践过程中,需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培训与资源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够有效的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储媛媛 .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 中国科技投资 , 2018, 000(001):363.

[2] 丁长玉.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试题与研究 ,2024(15):7-9.

[3] 高欣丽 张秀琦 . 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 2024, 20(19):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