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思考探讨
徐怀庆 陈颖
扬州市江都区河道管理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日益加剧,尤其是大规模的自然改造项目,更是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对农田灌溉及河流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修复显得尤为迫切。在这一过程中,注重护岸与保护的施工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保护和恢复水利设施的生态功能,也可以改善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田水利;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除防洪排涝外,还对农田灌溉和水力发电起到积极作用。但有一点必须清楚,在已有水利工程建设成果显著的今天,农田水利护岸工程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水利工程中进行河道治理防护施工,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同时,通过对防护施工技术的优化,还能改善水利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1.农田水利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1.1.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
农田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而且要保持生态环境健康、生态稳定。农田水利渠道的规划与治理,能有效地减轻土壤侵蚀,防止洪水泛滥,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通过对护岸工程的合理设计与建设,可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农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同时,良好的河道治理还可以促进水生态系统恢复,增加河流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体生态功能,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2.灾害风险防范与农业生产保障
农田水利工程在缓解自然灾害影响,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河道治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影响,降低洪灾对农田及农作物的损失。同时,对护岸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可有效预防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保障周围农田及居民的安全。通过科学的设计与建设,护岸还可以提高河道稳定性,减少河道回淤,保证灌溉用水畅通,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水源。
2.目前农田水利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1.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地区的河流、水库、沟渠等也出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养殖废水的排放,造成了河流及农田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影响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2.2.规划设计不合理和工程质量问题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上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性不仅体现在工程布局的不科学上,更在于未能充分考虑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特别是在一些气候多变、极端天气频发的地区,护岸设计若未能充分考虑防洪排涝的需求,那么在面对暴雨、洪水等极端气候事件时,农田水利设施就极易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可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除了规划设计上的问题,施工质量的参差不齐也是当前农田水利工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不仅影响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使用,更对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3农田水利河道治理中护岸防护施工技术分析
3.1.土壤护岸技术
土护岸技术是一种利用土料护岸的工程方法,具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但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设费用较高。所谓“土护岸”,就是通过夯实、压实或加入固化剂,形成防渗、防冲的防护屏障,防止河流的冲刷与冲刷。在应用该技术时,应注意土的压实密度、压实程度及固化剂的加入量,以确保工程效果及使用年限。
3.2.草皮护岸技术
草皮被认为是一种以草为基质的护岸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在岸坡表面铺草,利用植物根系的固土效应,达到护岸、护岸、护岸等目的。与其他护岸技术相比,该护岸技术具有施工简便、造价低、环境自然等优点,特别适合于水流平缓、防洪要求不高的河段。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草皮的选择、铺设方式以及后期的养护,比如在施工前要对场地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确定草皮护岸的面积与规模,同时根据施工要求,对草皮、土壤、种子、肥料等材料进行准备,对施工顺序及时间进行安排。在铺草前,必须先清除杂物、垃圾及不良土,使之保持平整。提供适合草坪生长的环境。草皮栽植初期,用塑料膜、塑料网等材料覆盖,防止草皮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另外,割草后还要进行定期的浇水、保湿、施肥、除草及病虫害防治,以确保工程的防洪效果及使用年限。
3.3.生态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自然护岸技术,它以天然的植物、木材、石料等为主要材料,通过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实现护岸工程的目的。该技术是一种环保、自然、稳定、景观化的技术,对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增加河岸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生态护岸技术有植物护岸、木护岸和石材护岸等。其中,在护岸植物的选择上,应以本地植物为主,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的耐水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及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从而构建出一种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护岸植物群落。在构建生态护岸时,要注重对河道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通过对湿地、浅水滩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为水生生物提供生境与繁殖场所,并增强其自我净化与生态修复能力。对已被破坏的河流生态系统,应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
3.4.仿木桩护岸技术
仿木护岸是一种模拟天然木材特性,利用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制成仿木结构的仿木护岸技术,具有良好的护岸效果和景观效果。桩基础设计是仿桩护岸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设计桩的时候,要根据河道流速、河床宽度、河床土质等因素,确定桩的长度、直径、间距等尺寸,并综合考虑河流冲刷力、河床压力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钢筋与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桩体的强度与稳定性。与此同时,仿木桩的生产制造、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仍然需要遵循相关的步骤,例如,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网,浇筑一定比例的混凝土,在仿木柱表面涂上防水材料,从而提高仿木桩的防水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3.5.生态型混凝土护岸技术
凝土护岸是一种以混凝土材料为基础的护岸技术,其施工周期短、防护效果好,但会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国内一些地区采用混凝土护岸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修筑挡墙,防止河道冲刷;该挡墙强度高、稳定性好,对河道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二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板桩,打入河床中防止河床冲蚀,其稳定性和防水性都很好,但施工困难。三是将混凝土材料制成预制块,铺于河道边坡,防止河流冲蚀。施工时应注意配合比、浇注质量及养护时机的选择,才能确保工程效果及使用寿命。
4案例分析
4.1工程概况
某工程项目建设长度为20.027km,其中一个路段护岸河道水面标高超过护岸基坑底部标高,且距离河道比较近。为使得项目顺利实施,避免河水进入到基坑内,现场施工选择使用拉森钢板桩围堰方式,利用轻型井点降水措施,确保基底内部干燥,没有积水的干扰影响。钢板桩围堰施工时采用Ⅲ型拉森钢板桩,长度6m。由于本项目施工工期比较紧张,施工现场难度较大且工程量较大,需优化改进施工措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在规定工期内完成交付使用。
4.2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本项施工中包含内容比较多,主要为护岸、土方、桥梁、绿化、公路、附属设施等,施工内容繁多,并且跨越汛期,所以具备较高的危险性。该项目进行河道疏浚开挖时,土方量比较大,选择挖泥船水上开挖作业的方式。(1)护岸、桥梁等部分施工环节进行水上围堰施工作业,具备较高的危险性。针对该问题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围堰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技术要点。围堰施工开始前加强技术培训和教育,落实技术交底措施,使得各级人员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各项施工措施能够有序使用到位。(2)现场河道疏浚工作量比较大,强度较高,容易引发事故。经过对本项目现场进行勘察,发现土方开挖量达到99632m³,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疏浚实施方案,并且确定合理施工时间和计划,保证现场施工作业有序完成。全面落实现场监督管理工作,规避事故隐患,各施工环节顺利开展,切实提高施工效果。在土方开挖的阶段及时进行河道内测量以及复测,防止存在浅挖、超挖等情况,开挖的深度、河道宽度等符合技术标准。
4.3河道护岸施工方案
护岸基础施工时采用两排C30钢筋混凝土桩和1排高强度塑钢板桩的形式,施工现浇施工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形成挡土墙,结构强度性能合格,避免汛期造成影响。
①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已经开挖的桩基钢筋凿出,基底采用垫层处理措施,并使用商品混凝土进行垫层加工,确保结构的性能合格。将混凝土材料运输到现场之后,使用泵车方式浇筑作业,并使用人工辅助摊平施工,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处理,结构的密实度达标。
②钢筋绑扎。钢筋加工作业开始前,现场设置轴线和控制边线,检测确定精度符合要求后再开展钢筋施工作业。钢筋混凝土施工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符合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各结构部位施工效果达标。
③模板安装。模板加工环节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标准模板加工作业,使得模板尺寸、厚度、外形等完全符合要求。
④底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环节关注模板以及预埋件状态,特别是浇筑后的振捣作业,选用φ50mm振捣棒,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且不会出现漏浆等问题,确保各结构部位的混凝土性能达标。
⑤箱式砌块挡墙现场施工环节,在结构墙体合格后再进行堆砌施工。箱式砌块间使用螺栓连接,采用交错连接的方式,使得砌块连接的整体性达到标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河道治理护岸施工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使用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农田水利渠道治理护岸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把握,并对技术进行优化,以保证良好的施工效果,提高总体施工质量。另外,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护岸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了养护、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卜连祥.农田水利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研究[J].新农民,2024,(04):46-48.
[2]邓亮,齐佳佳.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与生态水利技术[J].水上安全,2023,(13):10-12.
[3]闫志华.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J].农业工程与装备,2023,50(05):52-53+80.
[4]宋正彦.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J].新农业,2023,(05):101-103.
[5]张洋,王超.河道治理及生态护岸工程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