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医对“ 过敏性紫癜” 治疗经验
吾金平措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藏医院 西藏双湖县 863300
1 藏医对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三因失衡是发病的基础
“隆” 在人体中具有推动气血运行、维持肢体活动、主管感觉与情绪等重要功能,若因外感风寒、情志波动剧烈、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 “隆” 的功能失调,就会使气血运行不畅,血液在肌肤脉络中瘀滞不行,从而为紫癜的形成埋下隐患;“赤巴” 主要掌管人体的热能代谢、消化功能及情绪状态,“赤巴” 偏盛时,体内易生燥热之邪,这些热邪可灼伤血脉,使血液不再按照正常的通道运行,而是溢出脉外,形成皮肤紫癜等症状;“培根” 具有滋润身体、促进消化吸收、维持水液平衡等作用,当 “培根” 失调时,会影响人体的水液代谢功能,导致黄水生成过多或排泄受阻,这些异常的黄水与瘀滞的血液相互搏结,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发展。
1.2 血液异常是核心病理变化
藏医理论强调,血液的正常运行离不开 “三因” 的协调配合以及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当外感病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时,会干扰血液的正常生成与运行,导致血液的质地和数量发生改变,比如血液变得黏稠、温度升高,或者混入各种病理杂质等。这些异常的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时容易受阻,无法顺畅地到达身体各个部位,进而瘀滞于肌肤表层、关节腔隙、脏腑组织等部位,从而引发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关节疼痛肿胀、内脏出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1.3 黄水代谢紊乱是重要诱因
黄水在藏医学中是一种对人体具有滋润和营养作用的重要体液,其功能与现代医学中的组织液、淋巴液等相似,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的组织间隙中。在正常情况下,黄水能够为机体组织提供营养、润滑关节,但当受到致病因素影响时,黄水的生成、排泄过程会出现紊乱,其性质也可能发生改变,此时的黄水便成为一种致病因素,被称为 “黄水病”。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往往与黄水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异常的黄水与瘀滞的血液相互夹杂,沿着经脉在体内四处流窜,浸淫肌肤则形成紫癜,侵袭关节则引发肿痛,侵犯胃肠道则导致腹痛、腹泻,累及肾脏则可能出现腰痛、蛋白尿等症状,从而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和严重。
2 藏医对过敏性紫癜的辨证分型
2.1 隆偏盛型
此型过敏性紫癜多因患者外感风寒之邪、长期处于情绪抑郁或焦虑状态、居住环境寒冷潮湿等因素导致 “隆” 的功能失调偏盛而发病。患者的皮肤紫癜颜色较淡,多呈粉红色或淡紫色,且时隐时现,遇寒冷天气或情绪不佳时症状会加重;常伴有关节疼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关节屈伸活动不利;还可能出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患者的舌象多表现为舌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
2.2 赤巴偏盛型
该型主要由患者外感风热、湿热等热邪,或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酒过度等因素引起 “赤巴” 偏盛,体内热邪过盛而发病。患者的皮肤紫癜颜色鲜红或紫红,用手触摸时可感觉到局部有灼热感,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疼痛不适;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同时伴有口渴欲饮、烦躁易怒、小便颜色深黄、大便干结难解等热象表现。患者的舌象为舌红、苔黄,脉象细数或洪数。
2.3 培根与黄水偏盛型
此型多因患者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生冷、油腻食物,或长期居住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导致 “培根” 功能失调,黄水代谢紊乱而发病。患者的皮肤紫癜颜色较暗,多呈紫黑色或暗紫色,病程相对较长;常伴有肢体浮肿症状,尤以双下肢和眼睑部位最为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部疼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进食生冷食物后症状加重;还有些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小便中泡沫增多(蛋白尿)等肾脏受累的表现。患者的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滑缓。
3 藏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
3.1 药物治疗
藏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注重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藏药方剂进行治疗。对于隆偏盛型患者,治疗以调理 “隆” 的功能、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常用的方剂有五味麝香丸,该方剂具有开窍醒神、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二十五味驴血丸也较为常用,其能祛风、除湿、干黄水,对于缓解关节疼痛、调节 “隆”的失衡有较好效果。对于赤巴偏盛型患者,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止血为核心,八味沉香散是常用方剂之一,具有清热凉血、养心安神的作用;十味蒂达丸则能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利胆溶石,可有效清除体内热邪,减轻紫癜症状。
3.2 外治疗法
外治疗法是藏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辅助内服药发挥疗效,缩短病程。放血疗法适用于赤巴偏盛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或部位(如耳尖、指尖等),用特制的放血针放出少量血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清除体内的热邪和瘀滞的血液,减轻紫癜的颜色和数量,缓解发热、烦躁等症状。艾灸疗法多用于隆偏盛型患者,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具有温阳散寒、调理气血作用的穴位进行艾灸,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能够温通经络、散寒止痛,调节 “隆”的功能,改善肢体寒冷、关节疼痛等症状。药浴疗法对于各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证型选用相应的藏药。
3.3 饮食调护
藏医非常重视饮食起居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认为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辅助药物治疗,促进病情恢复。在饮食方面,过敏性紫癜患者应严格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等)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粽子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 “赤巴” 或 “培根” 的失衡,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青稞、荞麦、小米等粗粮,以及菠菜、芹菜、胡萝卜等新鲜蔬菜,这些食物有助于调节 “三因”平衡,促进血液和黄水的正常代谢。
结束语
藏医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基于其独特的 “三因” 理论和血液、黄水代谢学说,从调整 “三因” 平衡、恢复血液与黄水正常代谢入手,采用药物治疗、外治疗法及饮食起居调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缓解患者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未来,应加强藏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和治疗方案,推动藏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培, 刘磊, 邢建月, 张李博, 刘光珍. 藏医治疗瘀热互结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用药规律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25, 22 (11): 169-174.
[2] 蔺莉, 闫小宁, 陈璐, 陈乐, 蔡宛灵, 杨雪圆. 藏医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经验撷粹 [J]. 亚太传统医药 , 2025, 17 (07): 129-131.
[3] 李洪涛 . 藏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经验[J]. 内蒙古中医药 , 2024, 40 (01): 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