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综合型作业设计策略探索

作者

刘富英

武平第二附小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索小学数学综合型作业设计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结合政策要求与学生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作业设计建议。文章首先分析了“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意义,然后探讨了小学数学综合型作业设计实施步骤。最后,总结了综合型作业设计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综合型作业

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因此,探索小学数学综合型作业设计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型作业不仅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综合型作业设计的意义

(一)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黄金时期,此时他们的大脑活跃,好奇心旺盛。然而,传统的大量、重复的作业模式常常成为他们学习路上的沉重负担,让他们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相比之下,综合型作业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数学世界,不仅有效减轻了学业负担,更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生思维敏锐,富有想象力。综合型作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平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从细微之处发现数学之美;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冷静思考,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这样的作业形式无疑会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好奇,对未知世界充满探索欲望。综合型作业以其生动的情境和趣味性十足的设计,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一特点。这些作业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完成这些有趣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乐于投入数学学习,从而培养出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型作业设计策略探索

(一)实践应用策略

我们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理解。通过实践作业,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应用,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和原理。这种作业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科。

例如:设计“小小测量员”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尺子或卷尺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宽度等,并记录下来。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不仅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还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同时,这种作业形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跨学科融合策略

我们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跨学科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还能让学生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跨学科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找到数学的应用和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设计“数学与美术的结合”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图形知识,创作一幅具有数学元素的美术作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数学与美术相结合,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这种作业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游戏化设计策略

利用游戏的形式设计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是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游戏化的作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玩乐中自然地接触和掌握知识。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设计“数学大闯关”作业,将数学知识设计成一道道关卡,学生需要通过解答数学问题来闯关。作业中融入了竞争和合作的元素,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这种作业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学知识。

(四)项目式学习策略

我们以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旨在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项目式学习也要求学生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分工协作、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设计“小小调查员”作业,要求学生分组调查学校周边的交通情况,并根据调查数据提出改善建议。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同时还需要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调查任务。这种作业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的重要性。

结束语: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小学数学综合型作业设计策略的探索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实践应用、跨学科融合、游戏化设计以及项目式学习等策略的实施,我们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对综合型作业设计的研究,不断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以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宽松、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环境。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叶振林.立足单元整体 优化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4(01):174-176.

[2]钱丽娜.“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综合型作业设计策略探索[J].小学生(下旬刊),2023(12):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