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政融合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邱俊俊

江山市锦绣中学 浙江江山 324100

引言:

体重融合是新时期教育领域实践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要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阶段既需要考虑体育教学的特征,又需要找准融合切入点,确保通过融合教学提升初中阶段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优化体重融合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实践成效,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体政融合的具体要求

(一)以体育为基础实现立德树人

体政融合的核心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程不仅要注重传授运动技能,更需要通过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不同的课程主题下,教师可基于体育精神团队协作以及实践分析等多个维度的任务,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保持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1]。

(二)以体育为载体实现双向赋能

体重融合要求体育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要相互渗透和促进,体育课程具有实践性、竞争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载体和情境。例如,教师可选择田径中的长跑训练以及基于团队协作的篮球、足球运动设置阶段性的目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体力水平,克服体能局限,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体政融合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计,挖掘思政元素

初中体育课程设计应当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全面融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环节。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体育教材中,关于篮球运动的单元中就包含了运球突破、传球配合等专业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在讲解技术动作时,引入篮球明星在赛场上拼搏的精彩瞬间作为教学引导的视频资源。首先,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随后,进一步从篮球运动的群体性特征出发,向学生强调团队协作,遇到困难时,相互配合,永不放弃这一体育精神的重要意义。在这是配合练习中,教师可设置分组对抗赛、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个人的力量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教师还可从规则讲解的角度出发,强调公平竞赛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逐步强化自身的体育竞技规则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2]。

(二)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在体政融合背景下是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或者模拟体育运动中的具体场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中,耐久跑就属于一种聚焦体能训练和运动技能训练的主题课程。教师可基于这部分课程考验学生耐力的特征,设计具有红色文化背景的“重走长征路”主题情境将操场划分为不同的长征线路节点,并且设置不同的线路和障碍物。在实践中,将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基于自主体验提升忍耐力的过程。在学生参与实践的同时,教师还可播放《映山红》《十送红军》等红色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后,进入胜利会师阶段后,教师则可组织学生齐唱国歌,激发其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体育运动的价值,体会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密切联系。

(三)强化实践环节,注重行为引导

强化实践环节是指教师应当在完成基本的理论课教学后组织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提升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认知和意识。

例如,在初中体育课程中,足球课程作为主题课程,可通过足球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主题活动,并体会足球运动中的竞赛氛围。教师还应当从规则讲解以及协同配合方面入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观察学生参与竞赛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效果,及时纠正不友好的合作行为或违规行为,并且及时对竞赛中产生的冲突进行优化调节。对于能够兼顾团队精神,尊重体育竞技精神的学生,则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对于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学生,则应当注重引导其正确看待体育竞技中损伤,保持坚强的意志和正确规范的体育运动方法,逐步克服运动中的短板,提升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升融合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促进体政融合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而言,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教师一方面应当积极参加学校定期组织的专题培训活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应当积极组织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由体育教师和思政教师合作设计主题课程。在实施课程教学流程的同时,锻炼融合教学能力。学校方面应当建立教师互助工作机制,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青年教师优化设计融合教学方案,充分利用青年教师在创新设计方面的思路优势,为取得更好的融合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例如,在初中体育课程中,体操这部分主题课程教学就可以与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实践融合。教师可在课程导入阶段播放体操队在奥运会上夺冠的精彩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团队协作的基本思路,并且观察运动员在遇到困难和突发情况时,是如何稳定心态持续拼搏的。这种更有实时性的示范引导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操运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更加严谨认真的态度参与实践,体会到个人安全与集体责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

三、结束语

综合本文分析可知,体政融合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渗透融合既是基本目标,也是提升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内涵深刻性、体现出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点。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认识到体重融合的必要性,并且基于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及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体育教育的专业性。

参考文献:

[1] 裴小虎 .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J]. 甘肃教育 , 2025, (07): 26-29.

[2] 刘沿静 . 初中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模式探究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 2025, 6 (05): 32-34.

作者简介:邱俊俊,1986 年 2 月生,男,汉族,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