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280机体破损挖补焊

作者

冯伟

中车戚墅堰公司(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280机体555#球墨铸铁机体破损产生的原因,制定了相应的修复方案,根据严格的工艺并成功实现了球墨铸造机体的现场焊接。

关键词   裂纹 焊修方案 白口 球墨铸铁

1.破损和裂纹产生的原因和形状

280机体555#材质是球墨铸铁,是整体浇铸而成的结构件,钢性大,加上柴油机的工作环境差,运行时由于连杆断裂或曲轴断而导致了机体破损和产生裂纹,外观破损形状为不规则的,裂纹探伤后为未穿透性和穿透性两种,长短不一,形状也不规则。

2.破损和裂纹产生的部位

水腔隔板部位破损及隔板断面部位。

4.焊修方案

4.1坡口加工

首先对焊修部位进行磁粉或着色探伤,确认焊修区域的裂纹情况,防止漏探引起焊接不良影响,如产生裂纹或焊缝与母材产生剥离。对未穿透性的裂纹,必须将裂纹彻底清除,需要补焊或堆焊时应沿裂纹走向铲坡口(坡口形式为u)。对贯穿性裂纹为防止裂纹延伸应在裂纹两端3~5mm处钻Φ5~8mm的止裂孔后沿裂纹走向开坡口(坡口形式为X)。开坡口应用角向砂轮机或旋转锉等工具,禁用碳弧气刨或气割防止因热切割产生机体局部开裂,焊接前要在两侧各10~20mm的范围内清除铁锈、水份、油污等杂物,防止焊后产生气孔,冷裂纹,未融合等焊接缺陷。

切换或挖补筋板时,其切缝不允许存在尖角,应圆滑过渡。依据挖补情况准备镶块,并按要求打磨好焊接坡口。镶块材质应与机体的母材相同,尽量用打下来的机体母材(原机体母材探伤无裂纹)。

4.2焊接规范及工艺要点

焊机应选用直流电焊机ZX500,焊条选用 Z408. 焊条,直径为Φ3.2,焊接电流为90~130A,直流反接。焊前焊条须经200℃烘焙1小时,随烘随用。

焊接前应将所焊部位及周围50毫米用气割炬加温预热 至80~200℃,焊接时须用短弧操作,单线走弧。焊接引弧或试电流,必须在引弧板上进行,机体上不允许任意打弧。电弧中断须继续引弧时,应在弧坑10~20毫米前处引弧,然后将电弧引向弧坑继续焊接。采用短段焊,断续焊,分散焊接热量,每焊完一段或一条焊缝应用检工锤轻轻敲打,降低焊接应力,减少变形。多层焊时,将前道焊缝的焊渣、飞溅清除干净,检查焊缝质量,如发现裂纹,未融合等缺陷,应彻底清除后,方可焊下一道焊缝。焊接时应采用保温措施,焊好一段焊缝后用石棉带覆盖好,让焊缝缓慢冷却。焊缝的焊接接头应错开15~20毫米,两条焊缝相叠加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宽度。焊后应彻底清除焊接飞溅、焊渣,焊缝应平缓过渡、规则,必要时应打磨。

在焊接过程中,为避免出现白口组织,焊缝热影响区淬硬倾向和焊接裂纹的产生,选择焊接规范时,应尽量降低熔合比,采用小的线能量,快速焊,多层道焊等手段,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以利用后焊道对前焊道的再热作用,产生细化晶粒的效果。

5.焊缝外观质量检查

根据焊修工艺要求对焊缝进行磁粉探伤检查,焊缝不允许有裂纹,焊瘤及未融合等缺陷。焊缝表面要平整,应平滑过渡到母材上,焊缝表面高低差不得超过1.5毫米,咬边不得大于0.5毫米。如挖补处为油、水腔隔板,则焊后应进行煤油渗漏检查,12h不渗漏。如有上述缺陷必须彻底清除并重焊(工艺同前),直至缺陷完全消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