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作者

陈孟旭

浙江明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  要:框架剪力墙结构融合了框架和剪力墙两者的优势故而能够共同承受荷载,其中剪力墙负责水平荷载的承载而框架结构则负责垂直荷载,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和荷载传递效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框架剪力墙的特点并对相应的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文章指出: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求施工队严格遵循设计图纸逐步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其次要认识到,钢筋作为结构的关键支撑使得钢筋施工技术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框架;施工技术

引言

框架剪力墙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当建筑工人了解到这些方面后便可以更好地根据工程需求来运用相关施工技术。比如说,框架剪力墙的刚度是有限的,当受力超过其承受范围时刚度会受到显著影响而且其刚度与基底弯矩的比例密切相关,当框架剪力墙刚度最小时基底弯矩约占80%。因此需要设置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抗震和抗展能力。

1、框架剪力墙的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体系,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受力特性的优化和变形特性的改进两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1)框架剪力墙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受力特性的优化:在受力过程中,力首先传递至模块,随后通过主要和次要构件(如柱子和地基)逐层传递。在这种结构体系中,柱子和梁构成了框架结构中的主要受力体系,故而能有效承受垂直方向的强大力量。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仅仅选择框架体系而未选择剪力墙结构则会在水平方向的力传递上存在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剪力墙结构被合并到了框架结构的应用之中。剪力墙是一种具有较高抗侧刚度的墙体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力。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与框架结构通过柱子和梁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体系。这样一来,框架剪力墙结构既能够承受来自垂直方向的力而且也能够承受水平方向的力从而提高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2)变形特性的改进:高层建筑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框架结构产生的侧向变形为剪切型曲线而剪力墙的侧向变形则为弯曲型曲线,所以当楼层水平力面的刚度较大时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反S型的弯剪变形曲线。这种变形曲线有助于减小结构的侧向变形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反S型的弯剪变形曲线还有助于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2、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2.1放线测量的技术

首先要说的是,经纬仪和全站仪等高精度设备的应用使得放线测量工作能够得到精确的完成。经纬仪和全站仪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两种高精度测量仪器,其中经纬仪主要用于测量地球表面上一点的经度和纬度,而全站仪则能同时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测量。这两种仪器的运用为施工提供了准确的测量数据和参考,确保了建筑物的位置、方向和尺寸的准确性。施工人员在使用经纬仪和全站仪进行放线测量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首先要确保仪器的正确设置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要考虑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温度、湿度以及大气折射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此外还要注意测量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经纬仪和全站仪等高精度设备在放线测量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而且还大幅提升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这为建筑施工提供了准确的依据,确保了建筑物的位置、方向和尺寸的准确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高精度设备的运用还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和调整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以节约成本。

其次由于放线测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定位和尺寸的准确性,故而要高度重视放线测量的精确度,施工队在使用经纬仪和全站仪等专业设备时需要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每一个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再者为了保证放线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建立工程放线的控制网,控制网是由一系列控制点组成的,这些控制点在测量过程中可以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值得强调的是,在建立控制网时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需求来合理布置控制点的数量和位置。而且在实际测量中,施工队需要对控制网进行详细的标注(包括控制点的编号、坐标以及相关参数等信息)以便于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方便地根据控制点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定位。

此外为了确保放线测量的准确性应当有专人多次检查测量结果,这一步骤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专人检查测量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从而确保放线测量的准确性。具体来说,专人检查测量结果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人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比对:测量数据通常包括控制点的坐标、高程以及相关参数等信息,专人可以通过将其与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比对来确保测量数据与实际施工需求相符以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的施工问题。(2)专人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现场验证:他们需要亲自前往施工现场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实地检查并通过使用测量仪器或其他验证工具来核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确保施工人员按照测量数据进行施工。在专人检查测量结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或偏差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这可能包括重新测量控制点、调整施工方案或与设计人员沟通以解决疑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返工。(3)专人还需要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放线测量至关重要,专人应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测量误差。

2.2钢筋施工技术

在钢筋施工中应使用预制砂浆块作为支撑点对主筋进行绑扎,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从而避免钢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预制砂浆块是一种常用的支撑材料,它由混凝土和砂浆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使用预制砂浆块作为支撑点可以有效地固定钢筋从而防止其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变形,这样可以确保钢筋的排列和绑扎符合设计要求以提高结构的受力性能。当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钢筋施工情况来选择绑扎搭接技术或电渣压力焊接技术,这两种技术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其中绑扎搭接技术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钢筋连接方法,它通过将两根钢筋的端部交错搭接并用绑扎材料固定从而实现连接,这种技术适用于钢筋直径较小、施工条件较为简单的情况。而电渣压力焊接技术则是一种高效且稳定的钢筋连接方法,它通过利用电流产生的热量将钢筋端部熔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牢固的连接,这种技术适用于钢筋直径较大、施工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

其次要注意的是,钢筋施工中的搭接技术必须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这包括搭接的长度、焊接的质量以及钢筋的排列等方面。具体来说:(1)搭接的长度是搭接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规范,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的不足或过长都会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因此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搭接长度的准确性。(2)焊接是连接钢筋的重要手段,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应采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并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操作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3)钢筋的排列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以确保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柱箍前的接头处交错排列以及整筋交叉点和箍筋转角处的处理,这些部位的处理对于增强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总之要确保柱箍前的接头处交错排列,这样可以有效地分散钢筋的应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要确保整筋交叉点和箍筋转角处垂直,这样可以避免钢筋的弯曲和扭曲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在柱节点加密推筋施工绑扎时应根据钢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选择符合要求的绑扎技术,这是保证柱节点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换言之,柱节点是承重结构的关键部分,其加密推筋的施工绑扎工作对于确保整个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绑扎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绑扎技术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钢筋的实际施工情况,包括钢筋的直径、数量、排列方式以及施工环境等因素。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筋的规格和性能有充分的了解:不同直径的钢筋需要采用不同的绑扎方法,例如细钢筋可能需要使用绑丝或者钢丝进行绑扎而粗钢筋则可能需要使用钢带或者钢丝绳。此外钢筋的排列方式也会影响到绑扎技术的选择,因为不同的排列方式需要不同的绑扎密度和方式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2)施工环境也是选择绑扎技术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施工环境可能对绑扎的耐久性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在选择绑扎技术时予以充分考虑。例如在空间狭小的环境中,施工人员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绑扎技术或者工具来适应空间限制。(3)绑扎技术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应该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技术和工具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钢筋造成损伤,这样做同时也保护了自己的安全。(4)为了保证柱节点的强度和稳定性,施工人员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绑扎的紧固程度、绑扎点的间距,以及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等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和刚度,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特别注意混凝土调和配置的准确性、混凝土浇筑顺序性、分层浇筑法的应用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等多个方面,比如说在调和配置的过程中以及在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都应通过合理的方式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对于分层浇筑法的应用则应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并减少浪费。具体情况见表1。

2.4轻骨料类型的混凝土空心砌块技术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需在模板和钢筋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方可启动。这是因为模板和钢筋的准确安装是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也是确保结构安全性的前提。在混凝土浇筑中,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技术通过使用轻质骨料(如陶粒、膨胀珍珠岩等)来替代传统的粗骨料而使得混凝土的密度降低从而减轻了结构的自重并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同时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技术在养护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其空心结构可以更好地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以促进混凝土的硬化过程,这对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浇筑墙柱混凝土前必须对墙柱部位进行彻底清理以确保没有杂物和积水,这一步骤对于防止混凝土中出现空洞和裂缝至关重要。而且在清理完毕后,应按照标准填充无石子的砂浆以保证墙柱的密实性和稳定性。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墙柱混凝土浇筑时应选用分层浇筑振动压实法来确保施工质量,这种方法通过分层次浇筑混凝土并在每层浇筑后进行振动压实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而且还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楼层混凝土浇筑时通常采用同时浇筑法,施工过程中应先浇筑梁再同时浇筑梁和板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以避免因浇筑顺序不当而导致的结构问题。

2.5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技术

为了有效解决裂缝问题,首先需要选择高质量、耐用性好的原材料。这是因为原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高强度水泥、优质骨料以及相应的掺合料。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还可以考虑加入高效减水剂,这是因为高效减水剂能够优化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这样一来便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以提高其抗裂性能。同时合理调整水泥和骨料的比例不仅可以使混凝土达到最佳的配合比而且也有助于减少裂缝的产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来进行细致的试验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达到最优。其次还需要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导致热胀反应而产生气孔从而破坏混凝土的坚固性并引发裂缝,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梯度以减小裂缝的风险。具体来说,这可以通过使用低热水泥、预冷骨料、遮阳覆盖以及喷水降温等方法来实现。此外还需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来监控混凝土质量,通过设置监测点以及在构件中使用电子测温设备来测量和监控混凝土表面温度以为混凝土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裂缝问题。

3、结语

在框架剪力墙的工程施工中,首先要青年钢筋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需要配备符合要求的材料报告以确保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在钢筋搭接的位置、长度以及焊接方式上都必须符合施工技术的要求,这是确保钢筋施工质量的关键。其次要认识到,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技术在楼层浇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施工缝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此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做好养护工作,通过适当的养护可以使混凝土达到预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确保施工质量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林斌.浅谈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3,6(8):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