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作者

林茂颖

乳山市气象局 山东省威海市 264500

摘要:气象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风雹等,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损失和灾害。为了有效应对气象灾害,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提高农民的生产保障能力,加强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防灾减灾

引言

气象服务作为一种信息服务手段,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及时提供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等信息,帮助农民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因此,深入研究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象服务对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气象服务能够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帮助农民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通过提前预警,农民可以采取措施保护农作物、畜禽养殖等生产资料,减少受灾面积和损失。第二,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气象服务可以帮助农民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减少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手段,及时采取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第三,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安全:气象服务的及时预警可以有效降低灾害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及时发布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有助于农民调整生产计划,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因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气象服务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帮助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布局,降低灾害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应对能力,气象服务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和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将气象服务更好地应用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相关举措

(一)提高气象监测精度和时效性

建立更多的气象观测站点,特别是在农业密集地区和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地区,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密度和覆盖范围。利用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如卫星遥感、雷达观测、气象探空等,提高气象数据的采集效率和精度。使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和传感器网络,实现对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测数据的影响,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引入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技术,确保气象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到气象服务中心并进行快速处理,以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对气象监测数据质量的控制和评估,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和错误,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提高气象监测精度和时效性,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可靠和及时的气象服务支持。

(二)完善气象预警体系

要完善气象预警体系以更好地应用于农业防灾减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多层次的预警机制:建立多层次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包括提前预警、紧急预警和应急响应,根据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利用先进的气象预警技术和模型,提高预警信息的精度和准确性,减少误报率和漏报率,确保预警信息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其二,多渠道传播预警信息:设立多种传播渠道,如短信、电话、电视、互联网等,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农民和农业管理部门,确保信息的广泛覆盖和及时响应。其三,定制化的预警服务: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预警服务,包括针对不同农作物和地区的气象灾害预警,帮助农民做出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其四,加强预警信息的解读和指导:提供专业的预警信息解读和指导服务,帮助农民理解预警信息的含义和影响,指导其采取正确的防范和救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其五,建立预警信息反馈机制:建立预警信息反馈机制,收集和分析农民对预警信息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预警服务,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农民气象科普教育

加强农民气象科普教育对于提高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提升农业工作者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方式来加强农民气象科普教育:①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组织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如举办气象科普讲座、展览、宣传册发放等,向农民普及气象知识,帮助农业工作者了解气象现象、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以及气象预警的重要性。②制作气象科普资料:制作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气象科普资料,如小册子、海报、视频等,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表向农民介绍气象知识和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在农村地区的学校、农民培训中心等场所开设气象科普课程,向农民普及气象知识,培养其对气象的基本理解和认识。

③建立气象科普志愿者团队:发动青年志愿者或相关专业人士,组建气象科普志愿者团队,深入农村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④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科普宣传:利用手机App、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有关气象知识和气象预警的科普文章、视频等内容,提高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和理解。⑤与农民建立互动交流机制:建立农民气象科普问答平台、咨询电话等渠道,与农民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农业工作者对气象知识和气象服务的疑问,增强农业工作者的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结合实际的气象灾害案例,向农民介绍气象灾害的特点、发生规律和防范方法,增强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通过以上方式的实施,可以有效加强农民气象科普教育,提高农业工作者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和理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气象服务于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将气象服务应用于农业防灾减灾中,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减少气象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王雨婷.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3,54(14):89-91.

[2]胡佳,吴建锡,张鑫.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03):178-180.

[3]买买提力·热不都拉,张红云.乡村振兴背景下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33):92-93.

[4]徐天伟,刘航图.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以建平县为例[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07):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