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与治理思路探析
马田铂
黄河水土保持天水治理监督局(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甘肃省天水市 741000
摘要:水土流失是国内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内政府加大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旨在通过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现状和取得成果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成效;治理思路
引言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主要集中在山区丘陵地区,重点在于保护植被、修复土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也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1当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现状
目前,国内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土地管理法》等,明确了水土保持的责任主体和措施要求;国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工程的投资力度,实施了大量的坡耕地改造、小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等项目,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通过引进先进的土壤侵蚀控制技术,如喷滴灌、植被恢复等,提高了农田的保水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节水灌溉方式,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多项技术合作和经验分享活动,推动了全球水土流失治理的发展。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水土流失面积仍然较大且分布广泛,部分地区治理效果不明显,以及一些地方存在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治理效果和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意义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表层因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而发生侵蚀、剥蚀和搬运的现象。它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国内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可以保护土地资源。由于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可以恢复和保护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农田的质量和产量。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退化严重,植被减少,土壤肥力降低,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的利用。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率,修复受损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还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保护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可以保障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的需求,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3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思路
3.1项目前期注重科学规划
在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前期,对当地土地利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和监测,了解当地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原因。对项目区内的河流、沟谷等地形特征进行调查,掌握其流速、流量、坡度等因素,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根据水土流失的原因和类型,选择适合的地表植被恢复方式,如种植草皮、灌木或乔木等,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环境调查和地形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包括防洪堤坝、护坡、截水沟渠等的设置,以及坡面防护措施的应用。合理安排项目经费,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同时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和控制,防止贪污和浪费。建立健全的项目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3.2加强工程管理,严格落实相关制度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设立专门的水土保持部门或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督。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设备更新,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制定详细的项目管理手册,包括项目目标、工作计划、质量控制标准等内容;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和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政预算的规定,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分配比例。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审计,防止挪用、浪费和不当使用的情况发生。定期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实时监测和评估水土流失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媒体报道、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水土保护知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建立督导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成立一个专门的督导部门或小组,负责对项目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同时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和相关数据,以便于监督和决策。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进展和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和评估项目效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同时也要注重与当地群众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并加以采纳。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违法行为人的责任,形成威慑力。对于违规行为要进行公开曝光,起到警示作用。将项目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中,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奖惩。同时也要鼓励创新和改进措施,推动项目不断取得更好的成果。
3.4积极开发利用提升工程效益
通过种植植被、恢复湿地等手段,改善土壤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土地质量和水文循环效率。合理规划水资源配置和利用,采用节水技术和管理方式,减少水的浪费和污染;同时加强水源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如林果业、旅游业等,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技术设备,提高治理效果和可持续性,例如使用智能监测系统、无人机遥感技术等。
总结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于维护国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应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和公众参与,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实现可持续的水土资源管理和保护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春霞.甘肃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成效与做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7):37-38+42.
[2]于永利.隆化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与治理思路探析[J].中国水土保持,2024(0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