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中段文言文教学作业设计微探

作者

付公宝

万源市黄钟镇小学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随着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实施,如何完成“四大实践”、实现“六大任务”;如何让语文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同时,认真贯彻“双减”政策的决策部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语文学科亦是小学教育中基础课程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布置上须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在减少学生作业数量的过程中,提高作业质量,这就需要优化作业设计。

文言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文言文作业,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下面就以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为例,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双减,作业设计,文言文教学

一、把握中心,作业设计紧扣语文要素与单元主题,体现作业的针对性。

在大单元语文教学中,或是在常规教学中,我们都需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语文要素与单元主题。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在备课中、上课中要准确把握语文要素、单元主题外,作业的设计也需要体现课程标准与语文要素,并且紧扣其展开。这样作业设计就更具针对性。

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导读是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本单元主题关注人物品格,伟大的品格成就伟大的人。通过单元导读我们明确了单元目标与重点。

再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通过动作与语言感受人物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多方面写人物特点,这既是本单元教学目标,也是作业设计的主题与思路。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编排了《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两个经典成语故事,体裁上均属文言文,在人物品质方面,均是教育学生勤奋刻苦读书的好素材。在本课,编者一共设计了3道课后习题,分别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解释加点字“贫”与“弃”字意。

课文的课后习题既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无论是正确流利地朗读两则文言文,还是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或是掌握关键字词的意思,这既是教学目标,也是作业诊断的重要方面。

结合当下“双减”政策,鉴于此,本课作业不分次层次可设计为这几个方面:一是口头朗读两则文言文;二是口头背诵两则文言文;三是用自己的话说说文言文的意思(把《囊萤夜读》、《铁杵成针》的故事讲给家长听)等。让学生在学习传统经典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加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新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作业中切实落地。

二、把握学情,作业设计紧扣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体现作业的层次性。

在一个班内,学生的认知与思维、知识与能力等均存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那么作业布置亦然。所以,考虑到学生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达到分层诊断的目的。杜绝大量重复性作业,反复抄写生字词语等机械作业,不“吃大锅饭”、“一刀切”,切实体现作业的层次性。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已经编排文言文,如三年级编排了《司马光》、《守株待兔》,四年级编排了《文言文二则》,五年级编排了《自相矛盾》、《杨氏之子》,六年级编排了《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学弈》、《两小儿辩日》。小学阶段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多途径、多方法、多类别、多形式传承经典文化,亦可从作业上去思考。

比如,在四年下册《文言文二则》中,将作业分层设计基础作业、扩展作业、拔高作业。作业设计在内容上体现出层次性、数量上体现出层次性,内容上安排较合理的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有所得,这样即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关注了不同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1基础作业:关注识字写字及教学目标。

基础类作业是学生作业内容的基础,也是关键,包括教材中所有学生需要掌握的字词句,以及常见的文学、文体知识。借助助学系统,将这类知识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展现出来,用于考查学生对于字词音形义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运用情况,从而加强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由于这类作业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的必做题,因而难度比较低。

根据教学目标我们知道,本课的会写字要会写、会认字要会认(可设置为书面作业);两则文言文要正确流利朗读(可设置为口头作业);能根据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可设置为口头作业),这些都是每个学生都要掌握的。对于学困生重点设计此类作业训练,此类作业在课堂中基本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学困生容易获得成功愉悦体验。

2类扩展作业:关注扩展与延伸。

扩展类作业是在基础类作业的基础上,将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技巧、 写作方式等知识以简答题等形式展现出来,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与空间。由于发展类作业主要以课内阅读、仿写练习等形式为主,因而难度较基础类作业有所提升,以满足中等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第一课时《囊萤夜读》车胤囊萤刻苦读书的故事,在作业设计上,可以让学生积累并搜集类似素材,在保底的基础上递进。如孙康映雪读书、江泌映月读书、匡衡凿壁借光读书(现代文版)等,为习作积累素材。

根据第二课时《铁杵成针》李白读书的故事,在作业设计上,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人读书的例子,如程门立雪、手不释卷、悬梁刺股(现代文版)等,并试着讲一讲这些故事。此类作业设计紧扣本单元语文园地,紧扣语文要素,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在每一课中逐步落实单元目标。

3拔高作业:关注文言文学法与运用。

根据小学阶段课外文言文阅读特点,选取同类型的文言文进行阅读训练。如出示《凿壁偷光》文言文全文和注释,设计出以下类型题目:

(1)翻译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主题填空: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

(3)问答题: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通过此类型的作业设计,让优等生有充分作业选择和思维发展空间。同时,在分层作业中,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题目,适时引导和规定优等生选择拔高类作业。

三、把握反馈,作业批改与作业讲评及时推进,体现作业的诊断性。

作业的作用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批阅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思教学行为,调整教学进度。

通过分层作业,建构与“双减”政策相适应的作业模式,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及时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发挥作业批改与反馈功能的作用。

通过作业有效分析学情,采取集中讲评、单独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有条件的时,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作业分析诊断。

四 结语。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事关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在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成为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以新课标、文本、学情“三要素”为根本,立足基础性、层次性、,抓好课堂教学与课时作业、课后服务与 巩固作业、项目学习与综合实践作业、 学习评价与作业实施,激发学生兴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 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重要载体。在“双减”的背景下,如何让作业有效地促进知识向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也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余艳萍.“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思考[J]. 华夏教师,2023(9):37-39.

[2]祁雪芝.“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微[J].基础教育论坛,2023(1)上旬刊:58-59.

[3]马平.趣味教学法乐学小古文——例谈统编教材中段小古文教学方法[J].语文课内外,2020(2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