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倒闸操作及误操作分析

作者

朱伟栋

上海上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2

摘要:倒闸操作是变电站安全工作中的核心,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生误操作,会造成停电严重时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对变电站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电气倒闸操作实施要点的有效分析,减少各种失误问题的发生,使各个操作工作能够具备较强的规范性,以此来为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电气倒闸操作;误操作;实施方法

前言

为了确保电力设备和电网的正常运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科学而有序地实施电气倒闸操作较为关键,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地实施不同的操作方案,并且最大程度的减少误操作问题的发生,带动我国现代化电力事业的良好发展。

1 电气倒闸操作的方法

电气倒闸操作作为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操作之一,涉及电力设备投运、停运及运行方式切换等多个环节。正确地进行电气倒闸操作可以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避免误操作而造成的意外,在实施电气倒闸作业之前,作业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作业目的与要求,确定作业任务。其中包括对有关装置的作用、状态、连接方式、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认识,同时要求操作人员对操作票进行确认,以保证操作步骤明确,准确无误,没有疏漏和差错[1]。操作前操作人员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其中包括对需要使用的安全工器具、仪表和钥匙进行检验,保证其完整和完好以满足使用要求。另外,操作人员还要对设备的名称、号码、位置及状态等进行检查,以保证操作对象的正确性。在电气倒闸作业过程中,操作员需按照一定的作业顺序与程序来完成,先将待操作设备有关的断路器或者隔离开关切断,以保证设备在断电状态下运行。再按操作票的说明分步倒闸。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密切关注设备状态变化以保证各环节运行满足规程要求。作业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或者设备故障时,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采取适当安全措施。同时操作人员需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才能及时解决。

在电气倒闸操作结束之后,操作人员要做必要的检查与确认。这涉及到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其操作成果是否满足规定的标准,以及确认安全措施是否已经得到了恢复。与此同时,操作人员还要对操作记录进行填写,将操作过程,结果及异常的情况记录下来,便于之后的分析与总结。

2 造成电气倒闸误操作的原因

电气倒闸的误操作是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会造成设备损坏,停电事故乃至人员伤亡等。弄清误操作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防治误操作事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操作人员素质与能力是决定电气倒闸运行好坏的关键要素。若操作人员不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或者经验则易发生误操作,如不明确设备功能、操作规程或操作票理解与执行有偏差。

操作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同样会造成电气倒闸误操作。如操作现场采光不足,噪音干扰严重,设备标识不清等等,均会影响到操作人员判断及操作准确性。另外,操作现场如果存在其他的安全隐患,例如杂物堆积、设备出现故障等,这些都可能提高误操作的可能性[2]。

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也是造成电气倒闸误操作的一个主要因素,没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及监督检查机制,很难规范操作人员行为,提高操作质量。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若对操作人员缺乏训练与引导,还会造成误操作。

设备自身存在缺陷或者故障还会诱发电气倒闸误操作,如装置的控制开关和指示灯出现故障或者失效,都会造成操作人员判断错误或者错误操作。另外,若该装置保护装置不够完善或者出现故障,还会加大误操作风险。

3 防止电气倒闸误操作的措施

3.1 实施全过程监控思路

电力系统防止电气倒闸错误运行的第一个途径就是实施全过程监控思路。这一思想强调要对运行前准备、运行实施、运行后确认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控与管理,保证运行正确、安全。操作前期准备工作监控应以操作票审查为起点,操作票是指导操作的基础,操作票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对防止误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严格的操作票审核机制,以确保每一张操作票都经历了严谨的审查和批准过程。与此同时,还应严格把关操作人员资质与技巧,以保证其具有相关操作能力与经验[3]。

运行实施阶段的监控应贯穿运行全过程,通过设置监控设备和设置观察员,实时监控操作员每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当发现操作人员有违规操作或者操作错误时,应即时整改并予以制止。同时对关键设备及重要环节要设置专门监控岗位,以保证其安全运行。另外,运行后确认阶段也离不开监控。通过对设备状态的检查和操作结果的核对,保证了操作已按要求进行并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对有问题的装置或者操作结果要及时处理并纠正,以免问题扩大化或者造成新的安全问题。除上述环节之外,整个过程的监控思路也注重操作过程的记录与分析。通过对操作过程各个环节及细节的记录,可为后续的分析与总结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异常情况要深入分析研究,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办法,以便对以后的运行起到有益借鉴作用。

3.2 实行超前管控

预防电气倒闸误操作工作开展时,进行超前管控又是重要手段。超前管控则强调问题出现前,采取系列措施加以防范,以减少误操作危险。

首先是风险评估与预测,通过综合评价分析电力系统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预测出可能误操作的类型及结果,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相关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以保证出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其次要强化培训教育。通过经常性培训教育活动,增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使其充分认识到电气倒闸的重要性与风险性,并掌握适当的具体操作方法与程序。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其在复杂、紧急情况下能做到沉着、理性。另外,还应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通过有关制度、规程的制定与完善来明确操作人员责任与权限、规范操作行为。同时也要加强监督检查各项制度、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以保证其切实得到贯彻、遵守。此外,还应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其实施监测与管理,如可采用先进监控系统对电力系统关键设备及重要环节实施实时监控与管理。通过建立预警及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减少误操作风险。

最后是加强同其他部门、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电力系统而言,各部门、各单位需要紧密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所以在预防电气倒闸错误操作方面,还需加强同其他部门、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制定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等,以保证出现问题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实行超前管控就是防止电气倒闸错误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加强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控和管理,以及加强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协作,通过各项工作的科学实施,能够有效防止问题前误操作,减少误操作风险。

4 结束语

倒闸操作安全与否与电站运行安全系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倒闸操作的有效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强化风险防范的力度,做好危险因素的有效识别,落实全过程的监管思路,满足倒闸操作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榕.变电站运行中倒闸误操作原因及预防措施[J].技术与市场,2021,28(10):134-135.

[2]张明敏.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倒闸防误操作行为及改善对策[J].科技风,2022(13):165.

[3]郝小峰,孙凌涛.变电站倒闸操作防误操作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22,24(02):70-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