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后备盘技改项目方案设计
李本荣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福建福清 350318
摘要:某核电厂后备盘在已完成的设计、制造、安装和各项测试工作后,产生了一定数量的设计变更,导致后备盘缺失设计变更部分的工艺信号控制、显示功能。本文通过研究原设计文件,并结合实际要求,形成了设计方案。
关键字:核电厂;后备盘;技改项目;设计
1.概述
某核电厂后备盘在已完成的设计、制造、安装和各项测试工作后,产生了一定数量的设计变更,导致后备盘缺失设计变更部分的工艺信号控制、显示功能。本文通过研究原设计文件,并结合实际要求,完成了需扩展信号触点数量的典型设计、不受切换开关制约的典型硬逻辑设计等,形成了设计方案。
2.技改项目方案设计
2.1 需扩展信号触点数量的典型设计
盘内线缆端接关系按照原设计原则,设计了盘内线缆端接关系,下面将具有代表性的端接关系设计为举例进行陈述。
(1)AAA901CC/903CC/905CC的线缆端接关系设计
a.AAA901CC/903CC/905CC原厂设计为[1]:
端接至安全级机柜共1副常开触点;端接至非安全级机柜共1副常开触点。只设计了2副触点。
b.而根据NC/NC+/1E级软件功能图:
端接至安全级机柜共2副触点;端接至NC+部分机柜共3副触点;
端接至NC机柜共2副触点。共需7副触点,盘台厂家原设计只有2副触点。
c.在AAA901CC/903CC/905CC设备内部线缆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
i)优先扩展AAA901CC/903CC/905CC设备本体触点数量;
ii)尽量少使用继电器,减少硬件故障率;
iii)继电器本体需要由LLS电源作为工作电源;
iv)1E/NC+/NC信号之间实现隔离。
d.AAA901CC/903CC/905CC内部线缆设计设计流程:
i)首先将原2常开2常闭触点设备替换为4常开4常闭触点设备,以尽量减少继电器的使用;
ii)S1_13_14的常开点,连接扩展继电器4K1XXYY,扩展2路触点;
iii)4K1XXYY 的S2_13_14和S3_13_14的常开触点端接4CLALLS端子排且信号引至1E机柜;
iv)4K1XXYY_5_3常开触点,扩展4K2XXYY和4K3XXYY继电器,4K2XXYY_5_3/4K2XXYY_6_4/4K3XXYY_5_3常开触点端接4NC+ALLS端子排且信号引至NC+机柜;
v)4K1XXYY_6_4常开点,扩展4K4XXYY继电器,4K4XXYY_5_3和4K4XXYY_6_4触点端接4NCALLS端子排且信号引至NC机柜。
根据上述分析,AAA901CC的盘内端接关系[2]设计如下:
(2)不受切换开关制约的典型硬逻辑设计
BBB517CV/520CV/521CV的操作不受AAA切换开关的制约,也不受释放按钮的制约,作为紧急情况下打开稳压器安全阀组。LD-BBB-sh4显示BBB517CV是BBB520CV和BBB521CV的允许信号,通过硬接线串联实现;同时BBB517CV有1路信号端接至Tricon机柜,参与其他逻辑运算。
a.BBB517CV/520CV/521CV原设计:
分别只配置了1个常开触点的旋钮开关,无法实现串联闭锁功能。
b.根据典型接线图,BBB517CV需满足以下要求:
i)配置至少3副常开触点;
ii)每个信号通道之间不能有公共点,完全隔离。
c.该设计步骤:
i)将BBB517CV更换为4副常开触点和4副常闭触点的设备;
ii)将BBB517CV_S1_13与BBB520CV_S1_14之间跨接;BBB517CV_S1_14与BBB520CV_S1_13作为信号出线引至PLM机柜;
iii)BBB517CV_S2_13与BBB521CV_S1_14之间跨接,BBB517CV_S2_14与BBB521CV_S1_13作为信号出线引至PLM机柜;
iv)BBB517CV_S3_13与BBB517CV_S3_14作为信号出现引至Tricon机柜,参与逻辑运算。
结论
本文根据核电厂后备盘的原技术文件,并结合现场的实际要求,设计了技改方案的典型盘内线缆端接关系清单。该方案延续了原设计风格,并充分考虑对技改范围外设备的接口,为现场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指导,经实际项目执行,最终完成了技改项目。该设计方案对核电厂后备盘的技改的相关工作有一定借鉴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Tecnatom,INABENSA-C15748:Components Datasheet of Connections,Spain
[2]Tecnatom,INABENSA-5977-88-006:Sumsave Z1OZ1-K Cable Datasheet,S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