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现场安装施工工艺优化
刘肖雅
身份证号:130133198904230043
一、引言
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排水系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作为排水系统的关键节点设施,承担着连接排水管道、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的重要功能。与传统现浇检查井相比,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易于控制、施工周期短等优点,能有效减少现场湿作业,符合绿色施工理念。但在实际现场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常出现检查井沉降、渗漏、与管道连接不紧密等问题,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道路塌陷等安全隐患。
二、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现场安装施工现状及问题
2.1 施工准备不充分
部分施工单位对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安装施工重视不足,施工前未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分布等情况了解不全面,导致在基础施工和检查井安装过程中,容易破坏地下管线或因地基处理不当引发检查井沉降问题。同时,材料进场检验不严格,部分预制检查井存在外观质量缺陷,如表面裂缝、蜂窝麻面等,影响检查井的结构强度和防渗性能。
2.2 基础施工质量不达标
基础是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稳定安装的关键,但在实际施工中,基础施工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一些施工人员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和处理,基础底面不平整、压实度不足,导致检查井安装后出现不均匀沉降。此外,基础垫层施工厚度不够、强度不达标,无法为检查井提供可靠的支撑,进一步加剧了检查井沉降和倾斜的风险。
2.3 检查井吊装与连接存在缺陷
检查井吊装过程中,吊装设备选择不当或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检查井碰撞损坏。在检查井与排水管道连接时,接口处理不规范是常见问题。例如,橡胶密封圈安装位置不准确、接口缝隙填充不密实,导致连接处渗漏,影响排水系统的密封性和排水效果。同时,检查井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合理,也会降低检查井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4 回填施工不规范
回填土的质量和施工工艺对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部分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回填材料,如回填土中含有大量杂质、有机物等,导致回填土压实度难以达到设计标准。在回填过程中,未按照分层回填、分层压实的要求进行施工,回填土密实度不均匀,容易在检查井周围形成空洞,引发检查井沉降和周边路面塌陷。
三、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现场安装施工工艺优化措施
3.1 完善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其熟悉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安装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收集地质勘察报告、地下管线分布图等资料,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材料进场检验,严格检查预制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等指标,对不合格产品坚决不予使用。同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设备和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2 优化基础施工工艺
基础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首先,根据检查井的尺寸和深度进行基础开挖,控制好基坑的平面尺寸和深度,确保基坑底面平整、坚实。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底处理,对松软地基进行换填、夯实等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基础垫层施工时,严格控制垫层材料的配合比和厚度,确保垫层强度和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采用 C15 混凝土作为垫层材料,垫层厚度不小于 100mm ,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检查井安装。
3.3 改进检查井吊装与连接工艺
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根据预制检查井的重量和尺寸,确定吊装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吊装过程平稳、安全。吊装时,采用专业的吊装工具,避免检查井与其他物体碰撞。在检查井与排水管道连接方面,采用柔性连接方式,选用质量合格的橡胶密封圈。安装前,清理管道和检查井接口处的杂物,确保接口表面平整、清洁;将橡胶密封圈正确安装在管道接口凹槽内,然后将管道缓慢插入检查井预留接口,使橡胶密封圈紧密贴合,保证接口的密封性。检查井之间的连接可采用承插式连接,并在接口处填充防水砂浆,增强检查井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4 规范回填施工工艺
回填土应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优先采用砂土、素土等透水性好、压实性能强的材料,严禁使用淤泥、腐殖土等不合格材料。回填前,清理基坑内的杂物和积水,确保基坑干燥、清洁。回填过程中,严格按照分层回填、分层压实的原则进行施工,每层回填厚度不宜超过 300mm ,采用小型夯实机械或人工夯实,确保回填土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在检查井周围一定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进行对称回填和夯实,避免因回填土受力不均导致检查井移位或倾斜。同时,加强回填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每回填一层,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确保回填质量符合标准。
四、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某市政排水工程,全长 5 公里,需安装预制混凝土检查井 120 座。在以往类似工程中,检查井安装存在沉降、渗漏等问题,影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为提高施工质量,该工程对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现场安装施工工艺进行优化。
4.2 施工工艺优化应用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严格把控材料进场检验关,确保预制检查井质量合格。基础施工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部分松软地基进行换填处理,采用 C15 混凝土浇筑基础垫层,保证基础强度和稳定性。检查井吊装采用汽车吊,选用合适的吊装点和吊装工具,避免检查井损坏。在检查井与管道连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橡胶密封圈安装正确,接口密封良好。回填施工选用砂土作为回填材料,按照分层回填、分层压实的要求进行施工,每层回填后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
4.3 应用效果
工程完工后,经过 6 个月的运行监测,优化后的施工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预制混凝土检查井未出现沉降、倾斜和渗漏等问题,排水系统运行顺畅。与以往工程相比,检查井安装施工效率提高了 30% ,施工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经检测,回填土压实度全部达标,接口密封性良好率达到 98% 。同时,有效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预计每年可减少维护费用约 8 万元,为市政排水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
五、结论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现场安装施工工艺优化是提高检查井安装质量和市政排水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关键。在今后的市政排水工程建设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优化后的施工工艺,不断完善施工技术,确保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安装质量,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海龙.10 千伏方形预制装配式电力检查井分块工艺应用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25,(03):83-85.
[2]张陶然,宋伟,张善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研究进展综述[J].市政技术,2025,43(05):272-287+295.
[3]任斌斌.大型输水管线混凝土检查井预制装配方案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