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曾涛
身份证:430103198803163518
摘要: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交通工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交通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从而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水平,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本文对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技术
交通工程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混凝土是交通工程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交通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对混凝土的强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满足裂缝问题和收缩问题,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存在较多问题。
一、浇筑技术
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包括钢筋的绑扎、模板的安装、混凝土的浇筑等环节。钢筋的绑扎技术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将钢筋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布置,其次,需要在钢筋布置完成后,对其进行检查,并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先将模板安装好,并对模板的缝隙进行填充。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检测。如果出现裂缝、孔洞等问题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补。浇筑过程中会出现多种情况,比如出现漏浆、离析等问题。此时要采用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具体方法为:首先需要将混凝土搅拌均匀;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二次振捣或二次抹压措施;最后做好养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等问题的出现。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浇筑部位、施工要求以及混凝土材料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速度、振捣时间等。具体方法为:用草袋将表面覆盖起来;然后对其表面进行洒水处理;最后覆盖薄膜;采用草袋、麻袋等进行覆盖;进行养护工作。
二、振捣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振捣技术的应用是其中的重点,而振捣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在振捣技术中,主要是以振动棒来进行操作,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简单方便、容易操作等特点,而且振捣效果好。但是由于混凝土自身特性的影响,振捣时不能够随意用力,否则会导致振捣棒损坏,进而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另外,振捣棒的使用时间也是有限制的,只有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能够进行使用。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充分地振捣,以便消除混凝土表面存在的气泡、浮浆以及裂纹等情况。如果振捣不充分或者出现漏振的情况时,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振捣时,应该避免振动棒直接接触模板表面或钢筋。同时应该注意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要过大,以免出现漏振现象。在振捣过程中也要避免过度振动或漏振。在振捣过程中应该对钢筋、预埋件以及模板等进行有效地保护,避免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发生移位、变形等现象。另外,也可以使用模板来对其进行支撑和固定,并且在模板上开洞以放置钢筋等材料。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要注意不要影响到其他结构物的施工和使用。通常情况下都是利用插入式振捣器来进行振捣工作的操作,其工作流程为:首先是将插入式振捣器的前端插入到混凝土中3~5 cm处;然后再将其插入到钢筋较多或较密的部位;最后再将其移至下一个部位继续振捣。
三、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当做好养护工作,具体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为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需要及时洒水养护,避免产生裂缝。其次,需要做好保温工作,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干裂现象,应及时洒水养护。最后,要做好保湿养护,防止混凝土因水分流失而产生裂缝。在实际养护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及时清除表面的积水。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会产生大量的水和水蒸气,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清理和保湿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二,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应采用专门的防水材料进行保护。第三,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多裂纹、起砂等问题时应及时采用砂浆对其进行覆盖处理。第四,养护结束后应尽快对其进行覆盖保护。第五,需要做好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阳光直射或者大风天气影响施工质量。第六,应当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草帘等材料进行养护。
四、特殊部位施工技术
梁板交接部位。在施工中,在梁板交接部位,需要对钢筋进行绑扎,并使用小型振捣棒进行振捣,同时在梁板的交接部位设置临时的预埋件。浇筑前,需要先进行梁板底模和顶模的安装,待浇筑完毕后,再将梁板底模和顶模拆除。在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合格后再进行表面处理。结构连接部位。对于桥梁等复杂结构工程项目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设置伸缩缝和变形缝的处理,以便于实现其有效连接。其中,桥梁伸缩缝是为了减少施工中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裂缝处理方式。如果处理不好伸缩缝可能会出现裂缝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对于桥梁伸缩缝的设置位置来说,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在温度应力较小的部位,并尽量设置在应力集中处。桥梁支座部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构件、设备荷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桥梁支座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问题。对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首先是保证支座位置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其次是在混凝土浇筑时对其进行充分振捣和养护;最后是在支座位置设置适当长度的伸缩缝。墩柱与墩台施工。对于墩台施工来说,一般情况下会使用现浇混凝土和钢板桩作为主要承台结构形式。其中,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墩台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在进行墩台施工时需要重点控制其质量和外观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工程建设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措施,在交通工程建设中,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交通工程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为提高交通工程安全性,应在实际施工中对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优化和提升,结合环境、技术、设备、人为等因素对水泥混凝土各施工环节技术进行深入性的分析与研究,为今后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更大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旭辉.地铁土建工程物化阶段碳排放计量与减排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王骁男.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50+152.
[3]王骁男.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