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红色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谢颖柯 卫鹏
湖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
一、红安县七里坪镇红色旅游景观现状
村落景观记录了不同文化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传统村落景观不仅是一个广义的景观概念,更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人文情趣的人文景观之一。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是国内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徽派建筑之一,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心脏地带,街道总长六百五十多公里,从北到南分别是光浩门遗址,七里坪工会,郑位三故居,苏维埃银行,红军食堂,经济公社,中西药局,红四方面军司令部,列宁市杨殷街旧址,革命法庭等十八个革命遗址。董必武同志于一九五八年三月重返红安。在参观了七里坪的革命老区后,他写下了一首诗:挥毫赋诗:“ 残垒犹存旧战痕,义军根据地传名,而今建设能跃进,不愧当年七里坪” 通过对这些红色资源的整理和保护,可以为村落的文化建设增添厚重的历史意义。
七里坪镇,地处大别山北麓,地处鄂豫边界,始建于元代,境内分布着香山湖、长胜街、双城塔景区等旅游景点,是中国历史名镇、湖北省特色小镇、红色旅游名城等美誉。
二、传统村落红色文旅发展策略
1、提升传统村落景观质量,注重红色文化特色发挥
传统村落设计要对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进行尊重与保护,并保持其特有的建筑风貌、民俗风情及自然风光。在设计中要注意不破坏村庄的原始风貌,最大限度地保持村庄的传统建筑与自然风光,保持村庄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认同。
1.1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水体和植被等要素,使村庄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2 功能和美感的统一
设计应兼顾审美和实用两个方面。村庄的公共空间布置,交通路线的安排,村庄的日常生活需要,并通过适当的景观布置来提高村庄的整体审美。
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时要兼顾村庄的长远发展与生态平衡。在设计时,要尽可能选择对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同时,也要考虑到日后的维修费用及市民的参与,以保证村庄的永续发展。
1.4 社区参与建设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村民的参与,并充分尊重其意愿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与合作,创造出一种适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景观,提升居民的归属感。
2、推动传统村落景观改造
在对传统村庄进行设计与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到红色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村庄的公共空间或具体的建筑中,可以添加一些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壁画、雕塑或纪念标识,把红色文化融入到村庄的特色中,增加游人的文化体验。
在传统村落内进行“ 红色旅游” 主题线路的规划和设计,使“ 红色旅游” 与“ 红色” 资源相结合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农村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中。比如,通过举办红色文化展览、红歌音乐会、革命历史讲座等,把红色旅游和乡村传统节庆结合起来,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性。
2.1 空间布局再造
总体规划与区划:对传统村落进行总体规划,按照各地域的功能特征,对其进行合理分区。如:将村庄划分为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农业区、生态保护区等,并针对每个地区的功能要求及景观特点,对村庄进行详细的规划,以保证村庄的空间布局与景观的和谐。
景观艺术植入:保护和更新村庄原有的景观要素。比如,在原有的石桥、宗祠、寺庙等古建筑中,加入现代化的设计元素,可以赋予它们新的活力。另外,对传统的生活用具如井、石磨等进行改造,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2.2 环境治理
生态恢复与景观更新:通过河道治理、植被恢复等方式,对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恢复,提高乡村的生态功能。将雨水花园、屋顶绿化等生态设计思想应用于园林绿化。
在进行村庄道路及步道设计时,要注意方便居民及旅游者的游览感受。设计合理的线路设计,使游人可以在不同的景区内自由穿行,而不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另外,运用视野调控、景框构图等方法,通过绿化、建筑等营造出具有特色的风景。
2.3 文化打造
传统文化体验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在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为村民及旅游者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通过对公共厕所、导视系统和游客服务中心等现代化设施的合理安排,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三、传统村落红色文旅景观设计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旅游业收入增长:通过红色旅游景点的介绍,可以吸引大批的游客。乡村旅游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带动就业与创业:开发红色旅游,为当地群众创造了许多工作岗位,如导游,家庭旅馆,餐饮等。
基础设施建设:为满足“ 红色旅游” 的需求,农村公路、公共服务、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将有所提升。
多元产业发展:将红色旅游和传统村落相结合,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农业,民俗体验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2、社会效益分析
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可以使村民更好地理解和理解革命历史,提高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这样的文化身份,有利于凝聚社区的力量,加强村庄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利用“ 红色旅游” ,让村民们更多地参与到村庄的建设进程中来,共享发展的红利,降低了社会冲突,推动了村庄的和谐和稳定。
革命精神与教育意义:红色旅游景观在教育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可以将革命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传递给游客和村民,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有着非常深刻的教育作用。
完善社会服务与人居环境:在建设红色旅游景点时,常伴有医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些配套设施的改善,不但能满足游人的需要,更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结语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七里坪地区红色旅游景观设计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专注于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的村落保护及其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路径。通过在传统村落中进行红色旅游景观设计研究,可以实现多种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促进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可持续发展。此类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还能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案例。
作者简介:
1、谢颖柯,(2002.02--),女(汉族),湖北黄冈人,2023 级环境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2、卫鹏(1974.11--),男,人,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和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卫鹏,李悦.鄂东南宗族血缘型村落景观与聚居形态研究[J].居舍,2021,(28):105-107.
[2]蔡正中,郭红芝.董老挥毫我磨墨[J].湖北文史,2016,(01):80-87.
[3]任燕丽,梁锋,何华.居住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策略[J].农家参谋,2024,(2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