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KW静压造型线条件下行星齿轮支架铸造缺陷分析与改进

作者

王建荣 张瑞博 周瑞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宝鸡市 721000

摘要:我国液压件市场需求巨大,约占世界市场的20%,位居美国之后排名第二位。目前国内液压产品只能满足中低档配套产品需求,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

关键词:KW静压造型线、行星齿轮支架铸造、缺陷

1造型线工艺流程

造型线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造型下芯段、浇注段、冷却区域以及捅箱落砂段。造型下芯段包含造型主机、换模机构、移箱机、铣浇口机、扎气眼机、翻转机、合箱机等设备;浇注段包含浇注线、浇注机和换包机构,这与其他线基本一致,不再详述;比较有特色的是冷却区域以及捅箱落砂段。

1.1冷却

本次造型线采用双层冷却方式:一层为砂箱冷却区,二层为套箱冷却区。砂箱冷却区共有59×4列=236个冷却砂箱,冷却时间约为2h,砂箱内铸件温度可冷却至350~400℃,转入二层套箱内冷却。套箱冷却区域共有59×4列=236个冷却套箱,一个套箱可存放两个砂型,冷却时间约为4h,套箱内铸件可冷却至约200℃。部分厚大件在生产时,其冷却时间要求长,可在一条套箱线内长时间缓存冷却,待达到冷却时间后再进行落砂。

1.2捅箱落砂

造型线采用两级捅箱机。左侧为一级捅箱机,从铸型输送轨道上取出冷却好的砂型或套箱并送至捅出工位,由液压结构将砂型内的砂胎由下至上(上捅箱)捅出到套箱内实现砂型由砂箱转移至套箱内的动作,因套箱长度方向尺寸为砂箱尺寸的两倍,因此一个套箱内可容纳两个砂胎。右侧为二级捅箱机,从二层套箱线上将套箱移动到捅出工位,套箱内的两个砂胎依次进入捅出位,捅头将砂胎捅入落砂机构。设置两级捅箱机,可有效提高捅箱和落砂效率,降低单一捅箱机运转的节拍和负荷,避免影响造型线效率。

2静压铸造生产行星齿轮支架工艺

行星齿轮支架,是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主要构件之一,承受外力矩大,对其力学性能要求较高,材质要求为QT600-3。铸件加工面不得有任何的铸造缺陷,非加工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夹渣、凹陷。基于铸件的生产批量、铸件材料、尺寸、精度及技术要求等综合考虑,结合工厂现有设备条件,采用粘土湿型砂KW静压线机器造型。为保证较高的工艺出品率和砂箱的合理利用,结合单个铸件轮廓尺寸和现有KW造型线砂箱内档尺寸,经计算确定每箱放4件,初步选择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由于铸造过程中铁液经球化、孕育处理后,有温度下降、氧化等情况,要求浇注系统既能大流量输送铁液,又具有较强的挡渣能力,所以选择阻流截面在内浇道上的半封闭式浇注系统,其比例取为∑A直∶∑A横∶∑A内=1.1∶1.45∶1。金属液总质量G为每箱的4件铸件质量加浇注系统所占40%的总和,即G=135kg;选择浇注系统流量损耗因素u为0.4;浇注时间按灰铸铁浇注时间减少1/3计算确定,取为t=20s;由奥赞公式得阻流截面积为A内=17.6cm2;内浇道截面积为∑A内=17.6cm2,取梯形截面42mm/38mm×11mm;横浇道截面积为24cm2,取梯形截面26mm/34mm×40mm;直浇道截面积为16.6cm2,取圆形截面Φ46mm。根据冒口液态补缩量及冒口颈模数,选取压边冒口,经计算取冒口尺寸90mm×90mm×160mm,拔模斜度为1.5°。

3行星齿轮支架生产工序

静压造型生产线均以粘土湿型砂作为其造型用砂。型砂加料顺序是先将回用砂和新砂、粘土粉、煤粉等干料混匀,再加水混至性能要求合格。造好的砂型不经烘干,直接浇注高温金属液。直接影响铸件质量和造型工艺的湿型性能有紧实率、湿压强度、水分、透气性、粒度、吸蓝量等。根据实验室近百份型砂样品的检测得合格型砂性能为:3.0%~4.2%水分,33%~43%紧实率,180%~210%透气性,0.16~0.20MPa湿压强度,2.0%~2.5旧砂水分。静压造型线上砂箱的砂型硬度需要连续抽查检测,在生产线使用湿型砂表面硬度计测定砂型分型面、侧面、自带砂胎等的硬度。砂型的总体的硬度应在HB85~95,分型面硬度在HB90~95,侧面硬度在HB87~92,砂箱边缘型砂硬度在HB95~100。熔炼炉料配方采用15%的生铁、70%的废钢和15%的球铁回炉料,每吨铁液添加增碳剂27.1kg以及电解纯铜5.4kg,熔炼设备为中频感应电炉。用稀土镁铁合金做球化剂,其成分主要(质量分数)是3%RE,3%~5%Ca,7%~8%Mg,加入量为铁液质量的1.80%~1.85%。球化剂的加入采用包底覆盖的加入方法,处理包为凹坑式,铁液分两次充满。用75硅铁与高效复合孕育剂做孕育剂,其主要成分是75%Si、3%~5%Ca、2%Ba,加入量占铁液重量的0.15%~0.20%,混合后进行球化和孕育处理。第一次孕育为包底孕育,第二次孕育为随流孕育。加入少量铜,起到增加和稳定珠光体的作用,并能提高铸态强度、硬度、屈服强度,改善铸件疲劳强度和多次冲击韧性。出水后,均匀覆上聚渣剂,铁液扒渣干净,转包、浇注时始终保持浇杯内有铁液。生铁熔炼温度为1520~1540℃,球铁球化后浇注温度控制在1420~1440℃,最后温度不低于1400℃。利用热电偶测定熔炼温度,利用红外探测器测定浇注温度。随流孕育速度4g/s,冷却时间60~90min。采用机械落砂使铸件和型砂、砂箱分开。落砂后分离冒口,然后使用抛丸机从铸件上清除内外表面粘砂、型砂、氧化皮、披缝等,将法兰圆圈周围两个冒口颈打磨至与周围圆角合理过渡。

4铸件缺陷分析及工艺参数调整

试产后,产品缺陷有气孔,法兰边切割下来的试棒部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不合格等。气孔缺陷产生的原因有:当浇注温度过低,试验一炉1392℃时,空气易裹挟进入型腔造成气孔;型砂含泥量较高,透气性偏低,不利于排气。改进上述缺陷的措施为严格控制铁液出炉温度在1420~1440℃,做到每炉必测;淘汰部分旧砂,加大新砂使用量,严格控制水分在3.0%~4.2%;增加出气孔数量以增加型砂透气性。砂眼缺陷产生的原因:①砂型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含水量低造成表面强度降低,浇注时易冲砂;②浇注系统内散落砂未吹净;③型腔紧实度不足;④型砂混制质量不好,湿压强度不合格。改进措施:①尽量造型后30min之内合箱,合箱前用喷壶在砂型表面喷洒少量水,确保砂型表面强度;②合箱前把型腔和浇道内浮砂处理干净,平稳和箱;③提高型砂的紧实度、硬度;④严格控制型砂性能,提高型砂湿压强度;⑤及时清理熔炼炉内炉渣;⑥浇道内使用过滤网。法兰边试棒部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不合格,金相分析发现:该处个别区域约1mm2内珠光体含量95%,渗碳体3%。可以看出,中间柱子和法兰边本体均存在渗碳体。分析认为原因是随流孕育量不足,开箱时间太早。故而把随流孕育量由4g/s增大到8g/s,开箱时间控制在60min。

5结论

本设计采用稀土镁合金球化剂,加入量为铁液质量的1.80%~1.85%;孕育剂为75硅铁,加入量为0.15%~0.20%;球铁熔炼温度为1520~1540℃,球铁球化后开始浇注温度控制在1420~1440℃,最后浇注温度不小于1400℃。生产出的行星齿轮支架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混合基体的QT600-3牌号球铁,抗拉强度可达到600MPa以上,伸长率高达7%,球化率2~3级,石墨球较圆整且分布较均匀。产品质量符合KW静压线造型条件和行星齿轮支架使用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聂小武,鲁世强,王克鲁.QT600-3、QT450-10球墨铸铁件的铸技术[J].铸造工程,2008,32(1):23-25.

[2]刘绍忠,刘继常.铸态球墨铸铁QT600-3柱塞泵耐磨件的生产[J].铸造,2013,62(2):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