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
刘莹君
合肥市贵池路幼儿园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某幼儿园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该园100名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整体水平中等;女孩组各维度得分均略高于男孩组;家庭因素是影响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旨在探讨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开展差异化教学指导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幼小衔接;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性别差异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家庭形式的变化,幼儿园应对人口下滑和优生优育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厘清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分析家庭、学校等因素对其的影响。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考察某幼儿园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旨在为幼小衔接背景下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一、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儿童基于自我规划、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它体现儿童组织和调节自己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水平。具体来说,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生活自理、独立完成任务、控制冲动、遵守纪律等多个维度。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基础。这方面的能力体现为孩子能够理解时间的流逝,掌握日程安排,按时起床、学习、就寝等。生活自理则指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吃饭、穿衣、洗漱等活动的能力。与年龄相符的孩子应当逐步培养这些技能。独立完成任务是自我管理的重要标志。这需要孩子在没有父母指导的情况下,根据要求主动地、有步骤地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整理玩具、布置生日会场所等。同时,他们还要学会控制冲动,即面对诱惑和引诱时保持理性,做出正确选择。遵守纪律也是自我管理的体现。孩子应当积极遵守生活、学习各方面的规定,养成守时、守信的良好习惯。总体而言,自我管理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前提,关系到儿童身心发展的全局。
二、影响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
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因素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教理念直接影响着孩子自制力、自律性的养成。专制和溺爱式教养方式会削弱孩子自我约束的内在动机。相反,民主和权威式教养让孩子在关爱中得到应有的独立性,更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家庭生活氛围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文明整洁、互相关爱的家庭,孩子更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相反,松散甚至负面氛围则不能为自我管理奠定基础。具体来说,父母之间和睦相处,言传身教,将大大促进孩子内化自律性。学校教育则是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外部条件。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设置的活动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师生互动方式,将启发孩子自觉遵循纪律、独立完成任务。特别是,适当赋予孩子责任,指导他们一步步完成,对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十分关键。
三、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过程
本研究选择了某幼儿园三个大班班级的100名幼儿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所有幼儿年龄 BETWEEN 5-6 岁,身体健康,家庭环境较好。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首先,研究组参考相关理论依据和评价工具,自主编制适合 5-6 岁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定量表。量表从起居生活、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设置题项,内容包括时间管理、生活自理、遵守纪律等多个维度。题量控制在50 题以内,单项设置“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的4 级评分。然后,在幼儿老师的协助下,于一周时间内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考察评定,共收取有效问卷97 份。最后,研究组随机选择50 名幼儿和其家长开展深入访谈,记录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具体表现,并探讨影响因素。
(二)整体水平中等(500字)
通过回收的有效问卷,研究组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园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均分为 70.5 分(满分100 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所有调查对象中,自我管理能力较好(80 分以上)的幼儿占 19.3%;中等(60-79 分)幼儿占最多数,为 66%;较差(60 分以下)的占 14.7%。各维度中,“遵守纪律”得分最高(均分73.2 分),“独立完成任务”次之(均分71.6 分),“控制冲动”得分最低(均分 67.3 分)。这表明,不同幼儿之间自我管理能力差异较大,遵守纪律意识较强,而应对挑战和诱惑的能力则相对欠缺,亟需通过后续教育强化。
(三)女孩整体优于男孩
统计分析发现,从性别差异看,女孩组的自我管理综合得分为 72.3 分,略高于男孩组的 69.2 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来看,女孩组在“生活自理”、“遵守纪律”等多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男孩组 3-5 分。整体而言,女孩的自我管理能力各个维度得分均好于男孩。这与既有研究结论一致。访谈中我们也发现,相比之下,女孩更守时,执行任务时步骤更加明确,过程更加规范。这可能与女孩儿相对成熟的自制力相关,也可能与教养方式的差异有关。然而,这种差异并非不可逾越,后续教育中应采取差异化指导,以促进男女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均衡发展。
(四)家庭因素影响明显
自我管理能力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家庭因素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访谈发现,生活环境美好、家教良好的孩子,自制力明显更强,更能坚持完成一个任务。他们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独立完成日常事务,较少出现问题行为。而父母亲关系紧张,对孩子过分溺爱或严苛管教的家庭,孩子常有依赖心理,轻而易举地产生负面情绪。面对困难容易退缩,依靠他人帮助完成任务。可以看出,民主和温暖的家庭氛围,父母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十分重要。此外,部分过分关心孩子学业的家长,会不自觉地剥夺孩子独立操作的机会,也限制了自我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些发现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家长应该重视环境优化,采取恰当的教养方式,并适当赋予孩子独立责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与技能。
四、总结
通过对某幼儿园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我们发现:幼儿整体自我管理水平中等,不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女孩优于男孩,家庭因素的影响尤为明显。这与既有研究结论大体吻合。集体活动中,部分幼儿能够主动维护秩序,但也有一些幼儿难以自抑,控制冲动的能力较弱。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营造良好的家教环境;教师则应因材施教,针对存在的差异制定特色化指导方案。此外,自我管理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孩子的这方面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因此,不应对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过高要求,也不能因一时的表现而做出定性判断。本研究对某幼儿园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分析。但样本容量有限,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后续研究可采用观察法,开展系列跟踪评价,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并在幼小衔接的背景下,继续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 吴晟."我是小主人"三部曲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中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儿童绘本, 2022(16):3.
[2] 孟红芳.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教师, 2023(10):90-92.
[3] 朱丽芬.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探索——基于大班幼儿与一年级新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分析[J].福建教育, 2022(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