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理念下高中生物学实践活动探索

作者

林琦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363000

摘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突出实践育人,首次设立“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此主题将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等学科整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多元化设计、创新和表达。跨学科实践活动提供了学科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使学生像科学家或工程师那样思考和探究,从而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此外,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结合以上背景,本文以“植物之色”主题活动为例,深入探讨了跨学科理念下高中生物学实践活动开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跨学科理念;高中生物;实践活动;植物之色

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与科学学科,其意义在于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发现自然界生命的本质,是基于多方面的实践活动而存在的。新课改后,我国的高中生物教学十分重视生物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并致力于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结合,作为高中生物教师,理应以生物教学为基础,科学适度地引入多学科知识,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生物知识,以方便学生更好的构建完整的知识构架,体验生物学的乐趣。

一、高中生物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的知识,并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印证。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领域都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人才。高中生物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二、合理化的目的设定与内容选择

在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时,首先要明确活动目标,即理解生物学概念,初步形成生命观念;采用工程技术手段,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通过设计、制作和改进,形成物化成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通过团体协作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责任担当和实践能力。

而在选择跨学科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与真实世界的相关性,选择与学生自身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整合跨学科内容时,精心设计任务和问题,确保问题的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例如,在植物叶片在不同的季节往往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呢?基于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植物之色”为主题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三、结合学科知识,合理设计活动环节

通过叶绿体内容的回顾与教师的专题讲解,学生深刻意识到,植物叶片呈现不同颜色这和它含有的色素种类及其含量有直接关系。植物叶片内的色素主要分为4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类色素及其衍生物、甜菜色素。我们平时所见的大多数绿色植物,其叶片所含色素中,占比例较大的是叶绿素,因此叶片表现为绿色。当植物叶片内类胡萝卜素所占比重较大时,叶片表现为黄色。而叶绿素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差,一进入寒冷季节,它先被破坏。寒冷和干燥不仅会促进叶绿素的分解,而且限制了新叶绿素合成。同时,类胡萝卜素不易受温度影响,含量相对稳定,所以随着温度的降低,类胡萝卜素也就是黄色系色素逐渐占据优势,叶片就会逐渐呈现黄色。

在了解了基本原理后,学生们认识到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这是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现场画出叶绿体的构造,这样书本上的知识在学生们笔下生动了起来。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掌握叶绿体中常见色素的分布情况,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环节,设置一个“真人版色素分离实验”,邀请同学们分别扮演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根据四种色素在植物细胞中分布的比例,学生们被分为数量不等的4组。在老师的指令下,认领自己的位置,其它观摩的同学则抢答各组分别代表的是哪种色素。现场气氛欢乐,学生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便掌握了光合色素的分离原理。本次生物课堂不仅是一次跨学科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学科美育探索。教师通过直观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情感化教学、思维化教学等多种教学范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四、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反馈评价机制

跨学科实践活动是一个需要高度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解决现实问题或生产特定产品。学生的参与和反馈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学生反馈: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设立反馈机制,学生及时反馈他们在活动中的困惑、收获和体验。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第二,学生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能力。学生自评可督促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元认知能力。学生互评,可让学生得到其他同学的评价信息,实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从关注自我学习到关注团队学习,确保学生在未来社会能进行有效创新、合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总之,跨学科理念下高中生物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促进了学科整合、综合应用和合作交流。然而,跨学科实践活动对教师也提出了挑战,活动前做好教学准备,活动实施中实时观察与跟进,并及时反馈和反思,提高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物学教育质量,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跨学科融合、实践与应用,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华云.跨学科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策略[J].教师,2024(05):75-77.

[2]魏玉榕.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与应用[J].名师在线,2024(08):86-88.

[3]黄晓明.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跨学科整合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09):63-65.

[4]周玉明.高考导向下高中生物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研究[J].学苑教育,2024(11):36-37.

[5]吕碧霞.大概念引领下高中生物学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24(1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