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跨学科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潇潇
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广东清远 511505
摘要: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跨学科教学”模式,指明跨学科教学的特征以及实施方式。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局限于学科内,跨学科教学可突破学科边界,优化教学与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跨学科融合并非不同学科的简单叠加,如何“融合”大有学问。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从明确融合要点、促进资源整合、实施实践活动、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了跨学科融合策略,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改革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融合;探索实践
引言
跨学科是指跨越学科边界、利用不同学科知识的创造活动,跨学科教学则是利用至少两门学科的观念、方法与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并形成跨学科的学习模式。跨学科融合并非不同学科的简单加和,而是以核心学科为基础,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并结合不同学科的观念、方法与思维模式,以实践探究为渠道深化认知理解。推动语文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吻合新课改要求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可见探索实践跨学科融合模式意义深远。
一、找到融合要点,指明教学方向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根基在于明确学科融合点,语文学科涉猎广泛,与科学、劳动等诸多学科联系紧密、相辅相成。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掘教材文本的跨学科要素,明确跨学科切入点,让教学更深、更广。结合不同学科知识设定教学目标,可明确跨学科方向并让学生了解更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与素养[1]。
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核心学科是语文,融合要点应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静夜思》为例,诗词描述了诗人屋中望月的情景,寄托诗人思乡之情。教师针对本诗设计如下目标:理解古诗并组织语言表达古诗内涵;欣赏音乐《静夜思》,结合古诗表达鉴赏体验;检索资料,归纳总结“月”在古诗词中的象征意义。上述目标以语文学科为基础,关联音乐学科并凸显融合要点。以《静夜思》为核心,通过故事鉴赏与音乐体验,把握诗词人文主题并深化对“月”的理解。
二、依托资源整合,推进教学过程
资源整合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图文、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以阅读、分析等方式理解文本,把握学科特征并促进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教学中可从具体内容入手,联系并整合其他学科知识。通过学科内容的连贯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2]。
以语文《雪孩子》与道德与法治的跨学科为例,可讲解文本的字词句并突出“冲、冒、找、跑、抱”等反映雪孩子救小兔子的字词句,借助动作和情境体现雪孩子的勇敢品质。引出“雪孩子化身一片白云,想对雪孩子有哪些肺腑之言”问题并创设情境,可让学生体会雪孩子品德之高尚并主动抒发真实感受。播放《雪孩子》视频并营造氛围,可巩固学生建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通过跨学科实现立德树人。又以《千人糕》为例,可展示多类糕点并让学生说出名称和特点。引出“千人糕”后,让学生阅读本文、归纳千人糕制作过程并体会到糕点制作背后的劳动,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以劳动为荣的意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发展综合素养
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的参与空间,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促进跨学科教学升华。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内容要丰富,应突出不同学科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延伸课堂教学,还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动力,让学生获得跨学科学习成就并发展综合素养。另外要注意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促进学生思维联动并应用不同学科知识[3]。
例如,二年级上册安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等一系列文本,通过对单元文本的综合分析,开展“生活中的植物”主题实践活动并推出项目方案,包括“自选一类植物并制作书签”“种植自己最中意的一类植物、观察记录植物成长过程并撰写日记”“收集与植物相关的古诗”等等;或者界定项目范围,让学生开动脑筋自行设计项目并明确项目实施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可关联劳动、科学等诸多学科,还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四、重视教学评价,评估教学成效
新课改强调了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通过评价可明确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全面评估学生学情并引导后续教学过程。跨学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要突出综合性,兼顾不同学科特征并对接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一致”的要求,覆盖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以《中国美食》为例,教师可安排小组活动作为评价任务:从“炒、烤、烧、爆、煮”等代表烹饪方式的生字中自选2~3种,总结烹饪方式以及对应的美食材料;向家长寻求帮助,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实践。评价标准要涉及烹饪技能以及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评价标准为“前期准备步骤是否妥当”“各类调料添加是否合适”等等;语文评价标准为“实践报告内容是否详实”“能否正确理解有关烹饪的生字词”等等;评价依据是“烹饪拍摄视频”以及“实践报告”。学生相互交流视频与报告,开展自评与互评;教师征集学生资料后,提供师评意见。评价意见涉及到教学中、教学后,评价主体覆盖学生与教师,吻合新课改的多元化、全过程评价原则,且涵盖不同学科要素,可反馈学生跨学科学习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索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之路,吻合新课标要求并突破传统学科边界,让学生在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同时,迁移运用并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发展学生跨学科意识以及语文学科素养。跨学科教学还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时扩展学生视野,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要继续推动跨学科融合,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改革策略并深化学生体验,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获得更多启发,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并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厚森. 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语文跨学科语用路径[J]. 文理导航(上旬), 2025, (02): 37-39.
[2]黄佳慧.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方法[J]. 文理导航(上旬), 2025, (02): 61-63.
[3]史文艺. 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探索[N]. 科学导报, 2025-01-20 (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