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赏识教育对学生自信心及学业成就的影响探究

作者

唐鑫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地直街小学校 136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赏识教育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究赏识教育对学生自信心及学业成就的影响。通过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分析赏识教育在提升学生自信心方面的作用机制,以及自信心提升对学生学业成就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赏识教育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促进其学业成就的提升。本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运用赏识教育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生自信心;学业成就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面临着学业竞争、自我认知等多方面挑战,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进而影响学业成就。传统教育模式多聚焦于知识传授与问题纠正,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内在心理需求与积极品质的培养。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和鼓励为核心,通过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与进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其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还能在情感上给予支持,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提升学习效果。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赏识教育与学生自信心、学业成就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赏识教育对学生自信心及学业成就的影响

赏识教育是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为原则,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进而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教育方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它对学生自信心及学业成就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自信心培养方面,赏识教育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真诚赞扬:“你的思路很独特,这种创新思维非常棒!” 这简单的话语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得到认可,从而更有勇气表达想法,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又如在绘画课上,即便学生画作并不完美,但老师肯定其色彩运用大胆、富有想象力,这会让学生不再害怕犯错,敢于尝试新的绘画技巧,在不断尝试中,自信心不断提升。

对于学业成就,赏识教育同样效果显著。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哪怕微小进步,如数学成绩提高几分、作文中的语句更加通顺,老师给予及时鼓励:“这次进步很明显,继续保持,你一定能学得更好!” 这种正向反馈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更主动投入学习。学生因为得到赏识,会更愿意探索知识,主动解决学习难题。曾经有位学生英语成绩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老师发现他单词发音标准,便在课堂上表扬他,还让他带领同学们读单词。此后,他对英语学习热情大增,主动背单词、做练习,成绩逐步提高。

二、通过赏识教育提升学生自信心及学业成就的有效策略

(一)课堂即时赏识,激发学习热情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留意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赏识反馈。当学生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时,无论他们的答案是否完全正确,教师都应首先肯定其积极思考和主动发言的态度。例如,可以对学生说:“你积极思考问题的样子很棒,虽然答案有些小偏差,但这个思路很有启发性,再想想肯定能答对!”这样的鼓励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又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同时,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出专注、认真做笔记的学生,教师也应不吝表扬。比如,可以公开表扬说:“小明今天听课特别专注,笔记做得也很详细,大家要向他学习。”这种即时的赏识不仅能让被表扬的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关注,还能激励其他同学积极效仿,从而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家校协同赏识,营造积极氛围

家长和教师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两大重要引导者,应携手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赏识和鼓励的成长环境。教师应定期与家长沟通,分享学生在学校的优点和进步。比如,教师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上展现出的拼搏精神,家长回家后便可以满怀欣喜地对孩子说:“老师说你在运动会上特别努力,那种不服输的劲儿真让我骄傲!”这样的肯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看见。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中的良好表现。例如,当孩子主动承担家务时,家长可以告诉教师:“[学生名字]在家特别懂事,主动帮忙做家务,真是个贴心的小帮手。”教师在学校便可以公开表扬这位学生,让其在同学中也树立起榜样形象。通过家校协同赏识,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能感受到被认可和鼓励,从而更加自信、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每一个挑战。

(三)活动多元赏识,挖掘学生潜能

学校应组织各类丰富多样的活动,如文艺汇演、学科竞赛、体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

在文艺活动中,对于那些表演并不完美但勇于上台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比如,可以对学生说:“你勇敢地站在舞台上,已经战胜了自己,而且你的表演很有创意,为大家带来了欢乐,这就是最大的成功。”这样的赏识能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和创造力。

在学科竞赛中,对于未能获奖但努力备赛的学生,教师也要赞扬他们的勤奋和坚持。例如:“虽然这次没有获奖,但你备赛时付出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一定会让你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不同活动中的多元赏识,教师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各个领域都能找到自信,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分层赏识,关注个体差异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赏识。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肯定他们的优异成绩,更要深入挖掘并赞扬他们背后的学习方法和探索精神。比如,可以对他们说:“你不仅成绩优异,还善于总结学习方法,这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值得大家学习。”而对于学习基础薄弱但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则应着重强调他们的进步和努力。例如:“这次你在数学作业上的错误明显减少,这就是你努力学习的最好证明。继续加油,相信你会越来越棒!”通过这样的分层赏识,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认可和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升自信心,进而促进学业成就的不断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以尊重与鼓励为核心,通过多元策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业成就。实践证明,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未来教育中,应继续深化赏识教育理念,为更多学生的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陈友华,邵依林.赏识教育、自我正面偏见及其社会后果研究[J].晋阳学刊,2024,(02):25-31.DOI:10.16392/j.cnki.14-1057/c.2024.02.013.

[2]管轶钟.让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行[J].甘肃教育,2023,(1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