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育人路径研究
胡鑫 马莉娟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
作者简介:
1.胡鑫,1990.2,女,汉族,籍贯:湖北十堰,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实践活动。
2.马莉娟,1988.10,女,汉族,籍贯:湖北十堰,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更是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使命。而 “双高计划” 作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实践育人;
引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而实践育人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一、“双高计划” 与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概述
“双高计划”,全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重大决策建设工程,也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该计划于 2019 年正式启动,每 5 年为一个支持周期,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面,强调专业群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专业群应围绕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进行建设,群内专业需有共同的服务面向,在教学资源、合作企业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同时又能分工协作、特色发展。通过建设,形成专业群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为例,该专业群紧密对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整合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和案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实际生产流程,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双高计划” 具有明确且深远的目标,首要目标便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双高计划” 通过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例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 “双精准” 人才培养模式,即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设置专业,精准定位岗位能力培养人才,与美的、碧桂园等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内涵与特点
实践育人,是指以实践为核心,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品德,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实践育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
在高职院校中,实践育人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实践教学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实验教学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设备,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例如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搭建电路、调试参数等操作,深入理解电路原理和电子器件的性能。实训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通常在学校的实训基地或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如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实训中,学习使用各类机床进行零件加工,掌握机械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技巧。实习环节则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阶段,通过在企业实习,学生能够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工作环境,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
三、 “双高计划” 对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影响
从机遇层面来看,“双高计划” 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双高计划” 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实践育人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相关政策文件鼓励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实践育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这为高职院校开展实践育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支持 。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对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投入,在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给予保障,促进了实践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资源配置的优化也是 “双高计划” 带来的重要机遇之一。入选 “双高计划” 的高职院校能够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和资源倾斜。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通过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的投入,用于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购置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同时,“双高计划” 还吸引了社会资本的关注和投入,企业、行业协会等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为实践育人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例如,一些企业为高职院校捐赠先进的生产设备,共建实训基地,参与实践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真实、先进的实践环境,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提升了实践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
“双高计划” 推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这对实践育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适应 “双高计划” 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和案例引入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实际生产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例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 “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工作。学院引入华为的课程体系和认证标准,将企业的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参与真实的项目实践,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华为及相关企业的工作岗位,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
参考文献
[1]李国英, and 江柯.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商情 000.010(2021):218,229.
[2]殷亚敏, and 刘博.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育人路径探析."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1.3(2022):52-55.
[3]褚成, and 鲁少勤. ""双高计划"背景下实践教学中产教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2.4(202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