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作者

谭玉龙

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650501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带来革新,借三维建模、施工模拟及数据分析,实现进度计划精准优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延误。不过,当下应用存在数据整合欠佳、协同管理困难、进度优化算法待完善等难题。本文深入剖析BIM技术于施工进度管理的关键作用,探讨现存问题,从提升精细化建模与数据集成能力、优化软件集成、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强化实时数据采集反馈、完善标准化与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旨在提升施工进度控制能力,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BIM技术;施工进度管理;优化策略

一、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一)BIM技术在施工进度模拟与优化中的作用

BIM技术通过三维可视化建模和进度模拟功能,使施工进度规划更加直观和精确。BIM软件能够结合建筑结构模型和施工计划,生成四维(4D)模拟,动态展示施工过程的时间序列,提高施工进度安排的合理性。施工单位可在BIM平台上预演不同的施工方案,分析关键路径、工序衔接和资源配置情况,优化施工进度,减少工期延误。BIM技术能够识别施工中的潜在风险,例如工序冲突、场地空间不足等,并在施工前进行优化调整。基于BIM的仿真分析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和环境因素预测施工进度受影响的可能性,提前制定应对方案。BIM技术的施工进度优化功能可提高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使工程进度计划更加科学,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和成本超支,提高工程整体效率。

(二)BIM技术对施工进度计划与资源调度的影响

BIM技术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和资源调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实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BIM平台可与施工计划软件集成,将建筑模型数据与施工计划关联,使施工进度安排更加精准。施工单位可利用BIM技术实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各工序合理衔接,避免因计划编制不合理造成的工期延误。BIM技术能够对施工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进行动态管理,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施工现场的材料堆积和设备闲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施工过程中,BIM平台可结合智能传感设备,实现施工进度与现场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发现进度偏差并调整资源分配,优化施工组织管理,提高施工项目的整体协调性和执行力。

(三)BIM技术在施工过程动态监测与调整中的应用

BIM技术可实时监测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计划与现场实际进展保持一致,提高进度管理的灵活性和精准度。BIM系统能够整合无人机航拍、物联网传感器、RFID(射频识别)等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工人作业、设备运行、材料消耗等数据,实现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BIM模型可将施工现场的实时数据可视化,并与原定施工计划进行比对,快速发现进度偏差,并提出优化调整方案。BIM技术支持自动化数据分析,通过进度预测模型评估施工进展,调整工序安排,提高项目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BIM技术与移动终端结合,可实现远程施工监测,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进度状况,提高进度管理的科学性,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施工延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BIM施工进度模型的精细化建模与数据集成能力

BIM施工进度模型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影响施工进度管理的准确性,提高建模精度是优化施工计划的关键。通过增强BIM建模细度,使建筑结构、施工工序、材料使用、设备调度等信息在模型中全面呈现,提高施工计划的可操作性。加强BIM模型与实际施工环境的匹配度,通过高精度激光扫描、无人机测绘等技术采集施工现场数据,实时更新BIM模型,确保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度同步。BIM数据集成能力的提升需要打通施工管理、成本控制、物料调配等多个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提高决策精准度。建立基于BIM的施工数据库,归纳不同项目的施工进度案例,为未来工程提供数据支持,优化施工过程的时间安排,提高施工进度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优化BIM与施工计划软件的集成提升协同管理效率

BIM技术与施工计划软件的深度融合能够提高施工进度的管理效率,实现进度计划的动态调整与优化。BIM与传统施工计划软件(如MicrosoftProject、PrimaveraP6)集成后,可通过4D模拟分析施工进度,提供直观的施工过程展示,避免工序冲突,提高施工协调性。优化BIM软件接口设计,支持与企业管理系统、物料供应链管理平台无缝对接,确保施工进度数据与其他管理模块共享,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协同性。BIM与施工计划数据联动后,可根据施工进展动态调整进度安排,提高施工组织的灵活性。加强BIM与移动端管理工具的结合,使施工团队能够在现场实时获取施工进度信息,提高施工调度和管理效率,确保进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三)应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施工进度预测与调整机制

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提高BIM施工进度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施工计划,提高工期预测的准确性。基于历史施工数据和实时监测信息,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不同施工阶段的进展趋势,预测潜在的进度偏差,为施工管理提供预警。智能算法能够优化工序衔接,分析施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供最优进度调整方案,减少因资源浪费或计划不合理导致的施工延误。结合深度学习模型,建立自适应施工进度管理系统,使施工计划能够动态调整,自动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施工组织效率。通过智能分析施工工艺、环境因素、人员效率等影响进度的关键参数,提供精准的工期优化方案,提升施工进度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控性,降低工程延期风险。

(四)加强BIM在施工现场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反馈机制建设

施工现场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反馈机制是确保BIM施工进度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提高数据采集精度和反馈效率能够增强进度管控能力。部署物联网传感器、RFID标签和无人机巡检技术,实时采集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和环境数据,确保施工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结合BIM平台,建立施工现场数据与BIM模型的实时同步机制,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发现进度偏差并及时调整计划。优化数据反馈流程,利用移动端应用程序,使施工人员能够实时上报施工进展,提高信息沟通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施工数据进行趋势预测,提供合理的进度优化建议,提高施工调度的精准性,确保施工过程与计划进度高度一致,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五)完善BIM施工进度管理标准化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BIM施工进度管理的标准化体系是提升BIM应用效果的基础,制定统一的建模规范、数据管理标准和施工进度评价体系,提高行业应用的规范性。加强BIM进度管理标准的推广,结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施工进度管理的BIM实施指南,提高施工企业在进度管理中的BIM应用能力。建立BIM人才培训机制,提升施工管理人员对BIM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保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有效落地。推动BIM课程进入建筑工程管理教育体系,提高未来施工管理人员对BIM的认知度和应用水平。鼓励企业建立BIM技术应用团队,加强企业内部BIM应用经验的积累与优化,提高施工进度管理的科技含量,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优势显著,能可视化呈现进度,优化资源配置。但目前精细化建模不足,致进度计划精准度受限;数据集成度低,阻碍协同管理;现场实时反馈滞后,影响进度动态调整。未来要深化BIM与施工计划软件协同,融入人工智能提升进度预测;强化现场实时数据采集,实现动态调控;完善标准化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全方位提升BIM技术应用水平,助力建筑工程提效提质。

参考文献

[1]李本新.BIM技术在装配式高层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23(06):187-189.

[2]李书涛,张亮,熊嗣杰.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优化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23,53(07):146.

[3]杜一凡.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预测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