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赵炜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在新时期,大数据技术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巨大的机遇,高校在组织实施财务管理工作中,可以遵循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灵活巧妙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具有专业化、规范化等特点的信息系统,设置信息化平台,为财务管理工作转型发展提供一套健全、完善的保障体系。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近年来,信息时代正式到来,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教育融合进程逐步加快,在丰富充实高校财务数据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难度与复杂度,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出更高要求,传统财务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工作流程枯燥,难以适应高校转型发展趋势。因此,高校以及相关工作者需要提升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探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大数据背景下,整合运用新型技术与设备,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效率。一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让财务管理流程审批与工作模式自动化、数字化转型,创新优化财务工作空间和平台,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与帮助下,财务工作人员可以从烦琐、沉重的工作当中解脱出来,工作时间逐渐缩减、工作压力明显降低,提升财务管理有效性[1]。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决策支持质量
通过建设规范、科学并且适应高校发展需求的信息系统,一方面能够实时化、动态化整理收集高校各个部门与各个领域财务数据,根据财务数据的改变,预测与评估高校资金运用情况、资金管理情况等,为高校决策活动组织实施提供丰富充足的财务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财务管理工具,还可以有机结合财务风险监督、管理与审计等多项工作环节,搭建封闭式、全链条式的财务监督体系,实时动态监督高校财务风险,提升风险预防与管理质量。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开展顶层设计,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
顶层设计是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稳健”“方向正确”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建设开始前,一是高校需要密切结合学校财务管理特点与战略发展需求,综合考量学校发展情况,包括财务管理情况、上级经费拨付情况等,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基本任务与核心目标,目标需要包括:提升信息化建设质量、创新优化资源配置运用、预防管控风险等,为财务升级转型提供助力[2]。二是以“全面发展与阶段化推进”为原则,制定符合高校需求与发展环境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从创新优化财务数据结构、建设大数据平台、促进数据分析能力提升等几个层面确定财务信息化建设计划,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与参考依据。三是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根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及时有效引进新型软硬件设施,丰富财力、人力与物力等资源投入,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提供丰富充足资源支持。
(二)整合新型技术,健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为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质量,保证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得到全面、高质量运用,助力高校财务管理创新转型。
(1)打破现有的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的壁垒与界限,巧妙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等新兴技术,有机结合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信息系统、教育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等,建构具有一体化、综合化等特点的信息平台,保证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数据资源可以无障碍共享、集中管理与运用,形成复杂的数据模型、数据平台,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各项工作组织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相关数据进行资金分配、预算编制、风险管控等各项工作,做出更加明智与科学的决策[3]。
(2)丰富与优化财务管理系统功能,高校需要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升级创新需求,丰富优化财务管理系统功能,逐步提升财务管理系统运用质量。例如:设置资产管理功能,有机整合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针对学校资产状态与使用频率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集中管控学校资产生命周期;设置数据交互功能,有效整合财务会计核算数据、预算数据、资产数据等,让相关数据可以集中共享、无缝对接,形成协同体系;设置风险识别功能,科学合理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收集高校运行发展中产生的财务数据,建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评估高校财务风险,并且使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和报表集中呈现,为财务管理决策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三)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力度
在大数据时代,财务数据逐步增多,数据安全风险明显增加,对于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高校打造建设针对性、系统性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强化数据安全管理与维护力度。
(1)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机制,需要选择引入符合国家需求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制定针对性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案、安全管理机制与组织框架,精准界定安全管理行为规范与操作方针,合理管控高校数据库、财务操作系统以及信息设备等基础信息设施的安全,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可靠性。
(2)加强财务信息防护力度,将财务信息系统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安全管理区域,包括外部访问区域、核心业务区域、数据管理区域等,并且巧妙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网络隔离和防护技巧,针对信息系统进行管理,避免出现信息数据泄露与丢失、未经授权访问等问题。同时,高校还可以引入专属的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包括入侵检测设备、防火墙、防御网等,加密与认证高校内部传输的财务数据,让高校财务数据完整性、全面性与安全性可以逐步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升财务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可以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组织思路与流程,增强财务风险防护效率,为高校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需要明确掌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搭建针对性的财务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为高校财务管理智慧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情.数字技术驱动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25,35(02):67-69.
[2]吴佳.“互联网+”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应用[J].才智,2024,(33):181-184.
[3]黄文秀.大数据时代统计分析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1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