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施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作者

于海艳

莫旗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162850

摘要:公路工程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保障道路桥梁平稳过渡和交通流畅的关键环节。本文深入探讨了该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旨在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建设日益增多,过渡段作为连接桥梁与道路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性。因此,深入研究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过渡段的结构特点与重要性

1.1结构特点

公路过渡段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一般由路基、路面、搭板以及排水设施等部分协同组成。路基部分通常采用特殊的填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以增强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填筑材料可能需要添加石灰等固化剂进行改良,以提高其抗变形能力;在冻土地区,需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防止地基因温度变化而产生冻胀和融沉。路面在过渡段与普通路段存在差异,需要考虑与相邻结构物的衔接和平顺过渡。例如,在桥梁与路堤过渡段,路面的坡度和厚度需要进行精细调整,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平稳性。搭板设置在桥台或涵洞与路堤之间,长度和厚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起到缓冲和过渡的作用,减少沉降差对路面的影响。排水设施则用于排除过渡段内的积水,防止因水损害导致路基路面病害,常见的排水设施包括边沟、盲沟和排水管等,其布局和尺寸需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和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科学设计。

1.2重要性

过渡段是公路结构的薄弱环节,由于桥台、涵洞等结构物与路堤的刚度差异较大,在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在重载交通频繁的路段,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更为突出。这种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出现错台、裂缝等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性。据调查,当路面错台超过[X]厘米时,车辆行驶时会产生明显的颠簸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良好的过渡段施工质量能够有效减少沉降差,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平稳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二、施工技术要点

2.1软土地基处理

在软土地基上开展过渡段施工时,地基处理堪称最为关键的起始步骤。软土地基通常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以及抗剪强度低等特性,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等严重问题。目前,常见的处理方法包含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等,每种方法都具备其独特的适用条件和精细的操作要点。换填法:此方法是将软土层依照设计要求精准挖除,随后换填强度高、稳定性良好的材料,诸如砂石、灰土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挖除深度务必严格契合设计深度,这是确保后续处理效果的基础。同时,换填材料的级配需经过专业的试验和计算确定,以保证材料颗粒之间的合理搭配,从而提升整体的稳定性。压实度更是需要运用专业的压实设备和检测手段,严格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确保换填后的地基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排水固结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设置排水砂井、塑料排水板等排水设施,加速软土中的水分排出,促使土体逐渐固结,进而有效提高地基强度。排水砂井的间距和深度需依据软土的具体性质,如土层厚度、渗透系数等,以及排水要求,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进行合理设计。在塑料排水板的施工过程中,其插入深度和垂直度对排水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必须保证符合相关标准,通常采用专业的打设设备,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确保排水板的质量和效果。强夯法:强夯法是利用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下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在操作时,强夯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夯点间距等参数至关重要。

2.2台背回填

台背回填作为过渡段施工的核心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紧密关联着过渡段的稳定性。回填材料的选择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应优先挑选透水性好、压实性能优良的材料,例如砂砾、碎石等。这些材料能够让水分快速排出,有效降低水对路基的浸泡和侵蚀影响,同时其良好的压实性能有助于提高路基的抗变形能力。在回填作业时,应严格遵循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原则。每层填筑厚度不宜超过20cm,这是经过大量工程实践和研究得出的最佳厚度,能够确保压实效果。在压实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回填的压实度,一般要求达到96%以上,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靠近桥台或涵洞的部位,由于空间狭窄,大型压实设备难以施展操作,此时应采用小型压实设备进行夯实,如蛙式打夯机等,操作人员需格外注意,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得到充分压实,避免出现压实死角。

2.3路基路面压实

过渡段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压实过程中,需综合考量填筑材料的性质,如材料的颗粒大小、含水量、粘性等,以及压实设备的性能,如压路机的自重、振动频率、振幅等,合理选择压实参数,包括压实遍数、压实速度等。对于路基,可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过程通常为先静压,后振压。静压阶段能够初步压实路基,使填筑材料初步排列紧密,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振压阶段则通过压路机的振动,进一步使材料颗粒相互填充、挤密,提高压实度,增强路基的密实度。对于路面,应采用轮胎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组合碾压的方式。轮胎压路机凭借其独特的弹性轮胎,能够使路面更加密实和平整,有效消除路面的微小不平整;钢轮压路机则凭借其刚性轮面,可进一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确保路面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平整度、压实度、抗滑性能等,都符合设计要求,为车辆的安全、平稳行驶提供坚实保障。

三、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原材料检验

原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我们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这包括但不限于对材料的外观、尺寸、性能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于任何不合格的材料,无论其来源或用途如何,我们都将坚决予以退场处理,以防止其对工程质量造成潜在威胁。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材料追溯系统,以确保所有使用的材料都能被准确追踪和记录,从而进一步增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3.2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深知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无论是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还是装饰装修工程,我们都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流程和操作指南,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准确无误。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定期巡查、抽检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对于关键工序和特殊部位,我们还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监控措施,以确保施工工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强化质量检测与验收

质量检测与验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完成后,我们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这包括对工程实体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以及对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核查。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不仅会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还会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只有当工程质量完全符合要求,并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后,我们才会交付使用。

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应对常见问题,可以显著提高过渡段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张朝,莫阴佳.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汽车世界,2019,000(004):51-

[2]李如强.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华东公路,2019,000(004):54-

[3]陈继达,杨晓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周刊,2019,000(0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