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发展的小学高段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陈雪雅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西亭学校 361021
摘要:小学高段语文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包括扎实知识基础,又强调学生要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素养以及思维习惯,尤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坚实思想基础。然而,从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现状看,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需要教师进一步侧重学生的思维发展,积极革新教学方法。文章主要分析大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高段语文课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促进学生综合思维发展。
关键词:思维发展;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教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也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训练素材。大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以课标为依据,按主题进行综合教学的一种模式。近些年,由于大单元整体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所以开始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不少一线教师纷纷实践基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思维训练,获得了显著呈现。而为了进一步发挥大单元整体教学在高年级小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一、情境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构建特定的情境,把学习内容置于真实或拟真的场景,可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内在动机。而学生置身情境的情况下,能更直观感知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探索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强,彻底一改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主动探究未知。而跟随情境牵引,学生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寻答案。这一过程,就可促使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辅助学生独立思考这一良好习惯的形成,助力学生思维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以六上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单元之下共有五篇文章。基于思维发展的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构建相应的历史情境,即采取多媒体、角色扮演等手段,实现情境建构目标,驱动学生生成探索欲望。之后通过探究任务的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如可在学生阅读完几篇课堂或了解课文主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课文背后历史背景、课文中的革命信念和革命精神带给我们的启示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历史。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形式来评价,这既能促进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二、多样实践,全面感知深层学习
语文大单元涉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个模块,要想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也要组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从多角度接触学习内容,调动各感官参与学习,促进全方位的感知体验。而随着诸多实践的开展,学生也能获取丰富的认知素材,尤其是学生在参与一个个实践中,反复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的过程,就是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有力举措,也能让学生思维在多维度的实践中不断拓展、深化,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更灵活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而言,既为其后续初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又能夯实学生的思想基础。
在六下第三单元,共包含两篇课文,即《匆匆》《那个夏天》,还涵盖了习作例文和习作这两个模块。基于思维发展的大单元教学中,课文内容讲解部分,一方面可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见解,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培养表达能力与倾听技巧,这一过程学生在接触到不同观点、思维方式的前提下,也会逐渐学会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类似经历,并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当时的心理路程,实现阅读、理解、写作之间的对接,也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发展批判思维。
三、创新训练,主题延伸发展思维
基于思维发展的小学高段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要想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并促进学生视野的有效拓宽,关键的举措之一就是创新训练以及主题延伸。这要求教师应从大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就创新思维训练任务进行针对性设置。如教师可将多篇课文有机整合起来,通过相应问题的设计,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而学生则应以自身对单元主题的理解为参照,将个人见解发表出来。这种具备一定趣味性的探索环节,既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有助于学生优良习惯的形成。
再如,教师也可以向课后环节来延续、拓展大单元整体的教学,就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进行组织和开展。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完五上第三单元的知识时,考虑到该单元主题是“民间故事”,且涉及的故事内容大多是学生听过的,所以课后大单元教学的延伸也具备先天优势。教师可就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等活动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另一方面,写作训练可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来描绘民间故事,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以文字方式刻画出来,这同样属于一种主题延伸,也反映着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不断发展。另外,绘画创作也是新型的训练模式这一,教师可从单元主题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创作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发展思维的同时,也能为学生高质量的写作奠定基础。
结束语:
在小学高段语文课上,采取基于思维发展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极大程度打破了传统教学局限,也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机、深度整合,使得语文课堂越发生动有趣。但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教师专业素养、学校硬件设施与时间安排等。对此,后续还需更多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共同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实情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向着更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雨. 大单元习作绽放异彩——小学语文高段习作大单元研究与实践[J]. 文渊(小学版),2020(6):1038-1039.
[2]周庚华. 小学高段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1(11):2855-2856.
[3]张春霞. 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提升小学生表达表现能力的基本策略[J]. 考试周刊,2024(42):47-50.
[4]曾赛云.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大单元教学探究[J]. 少男少女,2024,8(18):50-51.
[5]张文祎.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思维品质的培养[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3(29):25-27.
【注:本文系集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思维发展的小学高段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304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