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锻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史国霞
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11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锻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1月~2024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4,常规护理+早期康复锻炼)和对照组(n=34,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各项HSS评分,均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各项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可显著提升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肢体功能。
【关键词】早期康复锻炼;膝关节置换术;肢体功能
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或损伤的手术方法,主要是以人工关节替代原本受损的膝关节[1]。膝关节置换术能够解除患者由于关节严重受损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并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的功能[2]。为了保证和巩固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肢体功能恢复,术后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显得尤为重要[3]。早期的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能够帮助患者逐步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最终改善生活质量[4]。因此,本文针对早期康复锻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4年1月~2024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58-79(61.64±2.57)岁。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57-78(62.05±3.12)岁。组间资料均不存在显效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方法:①术后第1天:责任护士会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在指导过程中,会详细告知患者具体的操作方法,即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在膝关节保持伸直的情况下,用力收缩股四头肌,持续 5~10 s/次,每组进行 10 次左右,每天大约要完成 5 组。需要注意的是,锻炼的强度一定要把握好,要以患者自身不感觉疲劳为宜。这是因为术后初期,患者的身体较为虚弱,过度的锻炼可能会影响恢复。②术后2~4天:责任护士会进一步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训练时,患者需要舒适且平稳地躺在床上,先缓缓伸直双腿 ,确保膝关节处于完全伸直且绷紧的状态,就如同拉紧的弹簧一般。随后,要集中力量,以脚踝为支点,用力将整个足部稳稳地抬离床面。抬高的程度要求达到 20 cm。在足部抬离床面达到规定高度后,要持续保持这个姿势 10 s,在这 10 s 内,患者的腿部肌肉需要始终保持紧绷,不能有丝毫松懈。10 s 时间一到,再以均匀且缓慢的速度,将腿部轻轻放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如此反复进行训练。每2 h做一组,每组3~5次。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锻炼腿部的肌肉力量,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早期进行这些下肢功能锻炼有着重要意义,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对于术后的患者至关重要,它可以降低血液凝滞的风险,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条件。③术后5~7天,膝关节假体置换手术的患者即将开启使用CPM机(持续被动运动机)来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的进程。在刚开始使用CPM机进行锻炼时,角度会从30°起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谨慎的起始阶段,因为手术后的膝关节还比较脆弱,需要循序渐进地适应运动的过程。在患者使用CPM机进行屈伸练习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如果在当天的练习过程中,患者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疼痛,这就说明膝关节对于当前的屈伸角度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后续每天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屈伸的角度,每次大约增加5 - 10°。经过大约两周左右的规律锻炼之后,要求患者能够自主地将膝关节屈曲到90°以上,这样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全面提升。④术后8天-2周:患者可逐渐进行独立康复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逐步开展负重行走,上下楼练习。⑤康复锻炼管理: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责任护士需认真且细致地督导患者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不仅要耐心地讲解各项动作的要领,确保患者清楚了解每一个步骤,必要时还需亲自示范,指导患者正确地完成每一项锻炼动作。同时,在旁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仔细观察患者肢体在锻炼过程中的状态,留意患者的表情和反应,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全面、系统、科学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安排,能最大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X±S)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应用X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各项HSS评分,均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各项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3讨论
综上分析,早期康复锻炼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状态,让患者的膝关节在屈伸、活动范围以及稳定性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能有力地促进患者膝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5]。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动作,可以促进血液更加顺畅地在膝关节周围流动,为关节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早期康复锻炼能够显著增强肌肉力量。通过术后循序渐进地康复锻炼,可以使腿部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增强,为关节活动提供保障,让患者能够更自如地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阿丽,苏家琼,曾广会,等.ERAS理念下超早期精细化锻炼方案对高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11):2625-2628.
[2]李雄,罗腾,马珍普.IMB理念引导超早期精细化康复功能锻炼结合局部加压冷疗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05):619-622.
[3]王静,莫苗苗.早期运动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快速康复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1,19(26):3648-3651.
[4]牛建军,马立志,薛杰.早期康复锻炼联合温针灸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02):259-262.
[5]陈婉芳.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5,23(04):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