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体育快乐学习课堂的有效方法
孙波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所谓“快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收获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让他们喜欢上体育这门学科,从而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部对于学生的教学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不仅希望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各种能力,还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将阳光快乐的体育教学融入于学生的生活当中,激发学生的运动能力,及时释放不良情绪。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教学;意义;方法
一、构建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课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主要途径。在快乐的体育课堂中,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在运动中释放压力、缓解疲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勇敢、坚持、合作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构建快乐体育课堂,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快乐的体育课堂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和兴趣爱好。这种体育意识和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校期间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能够延续到学生的一生,成为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因此,构建快乐体育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传统的体育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训练,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快乐体育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体育素养。因此,构建快乐体育课堂,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方法
(一)融入趣味元素,构建快乐体育课堂
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与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未知事物具有好奇心,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体育运动教学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趣味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新型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在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插入趣味教学的方法,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技术的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避免出现枯燥无味的教学状况。
比如,教师可以在进行专业的体育教学之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有趣的相关视频,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有限,教师需要通过科技的力量来为学生进行系统的介绍,通过不同运动的讲解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教学来为学生讲解具体运动的技巧以及其历史由来,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拓展知识,还能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其中内在含义和精神意义,历史讲解偏向于故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集中注意力进行体育运动的学习。体育运动包含的种类较多,具有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各具特色,专业的教学需要先让学生对体育有一定的认知,才能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的训练,学生的热爱会推进快乐体育教学计划顺利前行。
(二)利用游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活动,使学生对某一项体育技能感兴趣,激发学生继续学下去的欲望。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在这个自由的时间里寻找体育动作的技巧,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在这个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更加投入课堂,对体育技能也能进一步深造。
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在学生熟悉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和规则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青蛙蹦蹦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习小青蛙,运用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跳着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在寻找自己同伴的同时,既体会到了快乐,还可以分析一下动作的不足点,纠正错误的动作,使动作越来越规范。快乐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规范体育动作,体会到快乐并喜欢上体育活动,愿意积极主动参加,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增强。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众所周知,不同学生个体因为身体素质、运动基础的不同,所以在体育运动能力方面呈现的差异也比较显著。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不同运动基础、能力,分层设计教学方案,从而保证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够在适当的教学方案指导下,实现运动水平的显著提高,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和自信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在体育教学开展之前,体育教师需要与班级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运动基础,以及身体素质是否健康。之后,教师将学生运动等级进行分类,通常情况下,将学生分成优、中、弱三个等级。并合理设计不同难度运动任务和挑战,保证学生均能顺利完成运动任务,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四)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要想实现体育快乐教育,小学体育教师就必须要稳步提升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小学生的运动效能感,使其在成功经历的刺激下对体育学习保持期待与热情。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认真记录小学生在每一堂体育课中的积极表现,显化小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设置一关关体育运动任务,让小学生在闯关中意识到个人进步与成长。
比如,在“50米快速跑”运动教学中,笔者便认真记录了每一个小学生在50米快速跑中所发生的体能变化。50米快速跑训练的是小学生的跑步能力与反应能力,需要小学生在快速跑练习中提升自己的跑步速度。但是,小学生很难直观意识到个人跑步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便认真记录了每个小学生在50米快速跑活动中的跑步成绩,通过直观的时间变化突出小学生的进步。另外,每隔两个月,我便会组织小学生进行体能测试,绘制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曲线图,以数据激励小学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如今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对于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而言同样十分重要,随着体育课程教育的重视,不仅是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更是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因此,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务必要基于课程改革的原则,构建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环境,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能够在真正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并强化个人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坤,周纷纷.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6):85-86.
[2]多斯波勒·塔力甫. 小学体育课堂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尝试[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878-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