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刁炳其

中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房建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房建施工的过程中,防水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房建工程中,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愈发广泛,防水问题也日益突出。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难点在于其复杂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一旦施工不当,将会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难点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关键技术和施工工艺,对于提高建筑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实际工程中的防水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房建工程防水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防水防渗;施工技术;防水材料;施工工艺

1项目环境对地下防水施工的影响

地下防水施工作为房建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成效受项目所处地形、地质、气候及水文条件的深刻影响。根据地质勘探报告,青岛海洋活力区项目南区36#-2地块场地存在较厚的填土和淤泥质土,场地地势整体较为平坦,不利于地表水的排泄,雨季时易积水,主楼采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风化岩。采用钻(冲)孔灌注桩时,当钻孔钻空后,泄流通道打开,裂隙发育地段会有较多的地下水渗入桩孔内,当水位上升至易塌孔地层时,扰动时间长,会出现塌孔现象,造成桩壁、桩底土的工程力学性质降低,也给桩基施工带来困难,需要采用泥浆护壁或钢护筒等措施进行护壁。因此,在基坑开挖时需加强边坡支护和防护措施,以防止塌方对施工进度和基础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和砂层中的孔隙水、全风化~强风化基岩中的风化裂隙水、中风化基岩中的构造裂隙水,孔隙水与裂隙水水力联通,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径流为主要补给源,以侧向径流和蒸发方式排泄。

2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

2.1防水防渗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1)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是一种常见的防水防渗材料,具有施工方便、使用方便、防水效果好等特点。防水涂料根据其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有机防水涂料、无机防水涂料、高分子防水涂料等多种类型。有机防水涂料具有耐水性、耐紫外线性能好等特点,但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无机防水涂料具有防水效果好、抗老化性能好等特点,但施工难度较大;高分子防水涂料具有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成本相对较高。2)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是一种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材料,其特点是防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施工简单等。防水卷材根据其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防水卷材、SBS防水卷材、APP防水卷材等多种类型。石油沥青防水卷材具有抗渗、抗老化等特点,但成本相对较高;SBS防水卷材具有抗压、弹性好、抗老化与环保性能好等特点,但对施工温度要求较高,施工时需要熔接;而APP防水卷材具有耐高温、耐寒性好等特点。3)防水胶。防水胶是一种施工方便、使用方便的防水防渗材料,其特点是无毒、无味、环保等。防水胶根据其材质的不同,可分为有机硅防水胶、丙烯酸防水胶等多种类型。有机硅防水胶具有粘结力强、耐高温、防水效果好等特点,但价格相对较高;丙烯酸防水胶具有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等特点,但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2.2复杂环境中的防水操作策略

在复杂的地质与天气条件下,地下防水施工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些不利因素使得传统的防水施工方法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需制订针对性的操作策略,以确保防水效果。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分区域施工的方式。尤其是在恶劣天气多发的季节,可根据天气情况灵活安排施工区域,优先完成受天气影响较小区域的防水作业,确保各部位的防水层施工不受天气变化影响而产生施工缺陷。通过合理的施工顺序安排,可以减少复杂地质和天气对防水施工整体效果的不利影响,确保施工流程的有序和防水层的完整性。为了减少外界环境对防水层施工的直接干扰,设置临时防护设施也是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雨季或多尘环境中,搭建覆盖式保护棚不仅可以阻挡雨水的侵入,还能避免尘土和杂质附着在防水材料表面。在地下水位波动大的区域,可在施工周围布设临时排水系统,以降低基底含水量,减少地下水对防水层的直接压力。此类临时防护设施的建设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施工空间,为防水材料的固化与黏结提供稳定环境。与此同时,安装自动排水装置和监测系统,实时掌控施工周围的地下水位变化,可在出现水位波动或渗水现象时迅速作出反应,防止水分对施工完成的防水层产生持续破坏。

2.3新型防水体系研究

新型防水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防水体系和智能防水体系两个方向。研发新型结构自防水体系,在混凝土中掺加特种外加剂形成自防水结构体系,减少后期渗漏风险,开发智能渗漏检测系统,在防水层内部设置感应元件实时监测防水层性能变化,及时发现渗漏隐患,应用纳米防水材料,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提高防水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4做好地下防水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

地下防水施工的关键在于做好地下防水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包括地下室外墙、底板与侧墙的连接处等。对于地下室外墙,应选用高性能的防水材料,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密封性。同时,外墙的防水层应与底板和侧墙的防水层形成有效连接,避免出现渗漏点。在底板与侧墙的连接处,防水卷材的搭接长度和固定方式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此外,还可在连接处设置附加防水层,以增强防水效果,同时也要确保连接处的表面光滑平整,避免存在尖锐物或凸起物对防水层造成损伤。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个施工环节均符合规范要求。对于关键部位的施工,应派遣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

2.5强化细节构造防水施工

在地下防水施工中,技术人员在进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时,应精准把握预留孔洞及预埋埋设件的设置。这些细部构造,不仅关系着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更直接影响着防水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规划阶段,技术人员需对每一处孔洞和埋设件进行细致考虑,确保其位置、尺寸和布局符合防水要求,从而为后续防水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在实际施工中,技术人员还需特别关注接头部位等细节处理。这些部位往往会因为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而成为防水薄弱环节。为此,技术人员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设计相应的防水措施。同时,针对新旧结构间的差异,也需采取有效举措,以确保防水层的连续性和密封性,避免地下水渗漏问题的发生。

2.6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管理创新技术可以实现对防水防渗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从而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及时修正,提高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并且,智能化管理创新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施工的效率和精度。例如,在施工现场自动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流量和速度,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偏差。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地下防水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新型材料的应用和更为精细的施工方法,为提升防水工程的质量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随着施工技术的成熟与智能化发展,房建项目地下防水施工将更加注重高效、环保及可持续性,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超杰.针对房建施工中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4(7):193-195.

[2]杜同辉.浅谈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09):103-105.

[3]魏玺波.房建工程中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12):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