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讨
郑建平
武汉市江夏区水土保持站 省市:湖北省武汉市 邮编:430200
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结构逐渐成为土木工程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对此,为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优势,提升结构施工质量,那么便需加强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通过施工技术手段的科学选用,优化混凝土结构施工流程,助力土木工程建筑整体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材料配置技术
混凝土本身属于一种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建筑材料,为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效率与质量,那么便需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讨工作中,将混凝土材料配置技术的应用研究重点关注起来,并借此在加强原材料选用力度的同时,确保不同材料具有的优势性能均可得到充分发挥,以便进一步推动混凝土结构施工目标的实现。在应用混凝土材料配制技术时,施工单位需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角度出发,并针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重点考虑:
1、尽可能选用粉煤灰水泥等水热化反应较低的水泥材料,以免因水热化反应给混凝土材料整体形状造成影响,从而达到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良好效果。2、加强骨料选择工作开展力度,针对骨料颗粒度进行严格把控,且避免骨料中存在杂质。3、混合物拌合期间,需依据混合物拌合要求及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尽可能使用清洁水源进行拌合处理。4、以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为依据,科学把控混凝土材料配置中的水泥用量,借此确保混凝土材料强度能够得以提升。配置期间,施工单位须结合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试验工作的开展,综合考虑试验数据,以便确定最具科学性的混凝土材料配比数据。为充分契合土木工程建设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提出的具体要求,施工单位还需在混凝土拌合期间,科学选择拌合方法,提升拌合均匀性,最终为混凝土结构施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用到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其本质上是由钢筋与混凝土经过科学组合后形成的工程结构体系,这类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在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领域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则可得知,其主要涉及钢筋加工、绑扎、混凝土配置以及混凝土浇筑等多项技术应用流程[2]。为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的实践应用效果,那么便需将以下内容重点关注起来:
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将钢筋加工、绑扎等施工操作严格落到实处,切实避免钢筋材料在位置、数量等方面出现偏差,以免因钢筋材料因素给混凝土结构强度造成影响;加强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把控力度,避免钢筋材料直接接触外界环境,以免因外界环境的影响引发钢筋锈蚀等负面问题;依据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针对模板材料、型号等进行科学选择,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依据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规范,有序落实模板安装施工操作,以免因模板位移等因素的影响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从实际出发,加强混凝土配置控制力度,针对混凝土材料水灰比、拌合速度等进行科学调整,切实提高混凝土配置质量;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践应用期间,还需结合现场气候条件,综合考虑混凝土结构设计参数,有序开展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借助养护工作的开展,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等均可得到提升。
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核心技术手段,通过这类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能够切实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拉性、抗裂性等性能,并可为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延长提供助力。具体应用期间,施工单位需将以下内容重点关注起来:
结合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针对预应力钢筋材料进行科学选择,并通过切割等加工处理工作,确保材料在质量、尺寸等方面均可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依据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合理选用预张法、后张法等张拉方式,并针对张拉力度、长度等参数进行精准把控,以便全面契合设计标准;从设计要求角度出发,做好锚固方式、设备等方面的选择工作,避免具体施工阶段,预应力钢筋出现松动等负面现象,从而在充分发挥技术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助力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提升;针对现场施工条件、设计要求等进行综合考虑,科学调整混凝土配置参数,如水灰比、添加剂用量等等,确保混凝土材料配置参数能够符合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要求[3]。
总的来说,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方面,需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的实践应用成效进行明确,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从实际出发,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序引入到施工实践中,以便在施工技术的加持下,助力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目标的实现。
四、振捣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振捣施工技术作为一项常用的施工技术手段,其核心在于通过振捣设备的合理应用,使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多余水分、空气等能够被及时排出,以便借助振捣的方式,使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均匀性等均可得到显著提升,进而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能够充分契合设计标准,并促使混凝土结构更具耐久性[4]。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常用的振捣设备有内振器、外振器以及台式振捣机等等。具体应用方面,施工单位需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及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等多项因素,针对振捣设备进行科学选择,以免因振捣设备选择因素给混凝土结构振捣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以台式振捣机的应用为例,这类振捣设备在大面积混凝土振捣施工中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因此,设备选择阶段,施工单位需从混凝土结构体系等角度出发,进一步保障设备选择的适用性。
振捣施工方法则主要可细化为表面振捣与深度振捣两种不同类型。分开来看,表层振捣方法实践应用期间,通过将振捣设备放置于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振捣作业,这类振捣施工方法仅能够用于混凝土表面振捣作业,且无法满足混凝土结构整体振捣施工需求。深度振捣则是通过将振捣设备插入混凝土结构中进行振捣作业,因而能够满足混凝土结构深度振捣施工要求。具体施工中,通常会将两种振捣施工方法进行融合应用,以便在提升振捣施工强度的同时,使混凝土结构密实度能够充分满足设计标准。
此外,振捣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针对振捣施工时机进行精准把控,一般情况下,需在混凝土材料未完全凝固前对其进行振捣施工,这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初步固化阶段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借助振捣施工活动的开展则可将混凝土中存在的多余水分等及时排除出去,从而达到提高混土结构密实度的良好效果。同时,为有效提升振捣施工技术实践应用效果,施工人员还需依据实际情况,科学调整振捣施工角度、位置,并加强对于振捣时间、频率的控制力度,最终在振捣施工技术有效应用的基础上,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整体施工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的重要施工内容之一,在落实混凝土结构施工活动时,施工单位需加强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力度,并从实际出发,提升施工技术手段选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以便在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同时,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佳鑫.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跳仓分块施工技术探析 [J]. 江西建材, 2024, (12): 362-364.
[2]黄辉.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施工技术探究 [J]. 散装水泥, 2024, (06): 17-19.
[3]王晓华. 房建工程中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工艺 [J]. 佛山陶瓷, 2024, 34 (12): 49-51.
[4]荆林.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陶瓷, 2024, (12): 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