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升初阶段英语教学衔接策略与学生适应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

邵春花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凤山镇中心学校 666408

摘要:小升初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的关键转折点,如何实现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衔接策略,并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在新学习阶段的适应能力,旨在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策略;适应能力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和初中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在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小升初过渡阶段面临诸多挑战,如学习困难、兴趣降低等。因此,深入研究小升初阶段英语教学衔接策略,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存在诸多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挑战。在教学内容方面,小学英语着重基础词汇、简单句型和日常对话,以培养兴趣为主,知识体系零散,学生仅需掌握如 “Hello. How are you?” 这类简单内容;初中英语则在词汇量、语法复杂度、阅读和写作要求上大幅提升,知识趋于系统化、结构化,引入复杂时态、从句等,巨大的跨度使学生难以适应。教学方法上,小学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活动激发兴趣,课堂轻松活跃;初中更注重知识讲解和系统传授,教学节奏快、容量大,从大量游戏互动转变为知识点讲解和自主思考引导,让学生无所适从,跟不上进度[1]。学生学习习惯也影响衔接效果,小学生英语学习依赖教师督促指导,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时间固定、任务简单,缺乏学习规划和总结;初中学习任务加重,要求学生主动预习、复习并总结方法,但小学阶段未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初中学习要求,阻碍英语学习的衔接。

三、小升初阶段英语教学衔接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衔接

优化教学内容衔接是小升初英语教学关键。教师要做好知识梳理与整合,教学初期深入了解学生小学英语基础,梳理小学知识,找出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和增长点。词汇教学时,善用联想拓展,比如教 “pest”,引导学生联想小学的 “insect”,对比异同,助力记忆。语法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简单句型切入,如由小学的 “I play football.” 引入初中第三人称单数作主语时动词的变化 “He plays football.”,逐步构建语法体系。过渡性教学活动也很必要。组织英语故事阅读,选如《The Little Red Riding Hood》进阶版这类融合小学简单表达与初中新词汇、语法(像 “stranger”“She met a man who looked very strange.”)的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适应难度。开展英语短剧表演,像分组表演购物场景,运用小学的 “How much is it?” 及初中商品描述词汇句型(如 “This T - shirt is made of cotton.”),强化知识运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衔接

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适应初中英语学习意义重大。教师要融合多样教学法,结合小学教学方式满足学生需求。课堂上,巧用游戏、歌曲、动画增添趣味,吸引学生。如讲解一般现在时,设计 “动词大变身” 游戏,让学生分组将动词原形变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在竞赛中掌握规则。运用直观教学法,讲水果单词时展示实物,助学生直观认知,强化记忆。教师还要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会预习与复习。新课文学习前,让学生预习,圈出生词、理解大意并记录疑问;课后总结重点句型、语法、词汇,整理笔记、完成作业。以 “My Family” 单元学习为例,学生预习时查词典了解家庭成员词汇,课堂听讲更有针对性;课后总结常用句型,完成介绍家庭的写作作业,稳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学习习惯培养衔接

注重学习习惯培养衔接能为学生初中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培养时间管理习惯是首要任务,初中学习任务繁重,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时间表,合理分配预习、复习和完成作业的时间,同时教导学生利用课间休息、上学路上等碎片化时间,进行单词背诵、句型复习等简单英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同样关键,教师应根据初中英语学习特点,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词汇学习上,教导学生运用构词法、联想记忆法等;语法学习上,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多做练习题。鼓励学生建立错题本,整理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方法并定期复习,避免重复犯错,逐步提升学习效果[2]。

四、提升学生适应能力的策略

(一)开展适应性教育活动

开展适应性教育活动对于提升小升初学生适应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入学前,学校应积极组织适应性培训。举办英语学习讲座,详细地向学生阐述初中英语丰富的学习内容、独特的教学方法以及明确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对即将开启的初中英语学习之旅有初步且清晰的认知。同时,开展英语学习经验分享会,邀请高年级学生讲述自身学习历程,分享在词汇记忆、语法理解、听说读写训练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为新生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思路,助力他们更好地适应初中英语学习节奏[3]。入学初期,教师的适应性教学同样重要。应适当放缓教学进度,给学生预留足够的适应时间。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课堂上的专注程度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心理变化,包括情绪波动、学习态度转变等。及时给予鼓励与支持,课堂提问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能成功作答,从而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合作中,学生相互交流观点、分享学习技巧,共同攻克难题,在互动中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二)关注学生心理调适

关注学生心理调适是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小升初阶段的重要保障。教师要着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时刻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论是学习风格、兴趣爱好,还是性格特点。理解学生在学习中遭遇的困难,无论是难以理解的语法知识,还是复杂的阅读文章。当学生取得进步,如在一次测验中成绩提升,或是口语表达更加流利时,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当学生遭遇挫折,如考试失利、作业错误较多时,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共同分析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牢,还是学习方法不当,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升适应能力。学校层面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小升初阶段可能出现的焦虑、紧张等心理变化。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面对学习压力场景,亲身感受并学会应对;借助案例分析,剖析他人面对挫折时的处理方式,从中汲取经验。同时,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私密、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化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初中英语学习及新的校园生活。

五、结论

小升初阶段英语教学衔接与学生适应能力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衔接、改进教学方法衔接、注重学习习惯培养衔接以及开展适应性教育活动、关注学生心理调适等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策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珏.承上启下——议小升初英语衔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5):56.

[2]刘淑平.小升初过渡阶段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J].基础教育参考,2017,(15):59-60.

[3]何东方.浅谈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J].英语广场,2017,(03):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