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

作者

黄姗姗

江苏省沭阳县马厂中心小学

摘要:口语交际注重人际间的交流互动,注重能力的培养,强化人际交往和合作意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大量开展,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水平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必要性;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首先,语文作为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科目,学生能否全面、深入地掌握一门语言,取决于其自身的口头交流能力。口语交际并不是单纯的进行说话,而是要看你的用词是否恰当,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技能,通过口头交际和练习,你可以理解和掌握新的语言,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其次,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口头交际是必不可少的。当今社会,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和交际,越来越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因此,必须从小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为学生提供多的交接实践活动。

二、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开展中,该课程教学内容不够清晰明了,难以深入理解该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学活动单一,将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当作唯一教材,只通过片面理解,很容易导致教学空间具有局限性,课本内容作为口语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注重口语交际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讲述教学内容时,通常只注重口语的训练,忽视情景创设与口语的基本内涵,导致很多教师尚未真正引导学生从不同语境中学会如何表达,也尚未让学生形成自我独特的语言风格,进而难以流利进行口语表达,从而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此外,很多教师尚未将口语与书面语言进行整合开展教学工作,而通常是将两者分离,该教学手段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将书面与口语进行对比,也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

三、策略

1.优化情境设计,调动生本口语交际热情

教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借助多种信息媒体,创设多元化的媒体情境,并适时推出课堂学习的讨论话题,凸显情境教学的表达性和交际性,激活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手段有着独特的学习情感,教师有意识的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渗入丰富多彩的数字化资源,围绕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设定更多媒体情境,为学生创造积极、活跃的口语交际课堂氛围,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包容性,很好的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启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思维。教师对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内容,有计划性地筛选和整合媒体素材,使媒体情境能够切实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而不是孤立于语文教学之外。

2.以问题互动激活口语交际氛围

口语交际的核心就是互动,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足,教学中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而问答互动是口语交际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最佳方式,教师通过提问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思路,同时指出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重点引导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职业愿景并阐述原因,二年级小学生逻辑思维不足,因此在口语交际中有时候不能严格按照教材和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规范表达,对此教师可以巧妙利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握口语交际训练要点。如有的同学说自己长大了要做飞行员,说完后他的思路就打不开了,不能合理、充分地表述理由,此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如“你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吗?飞行员可以分成几类呢?和其他职业相比,做飞行员的优势有哪些呢?”围绕口语交际主题和要求引导学生思考,顺利帮助学生拓宽了口语交际思路,同时引领学生按照教材要求表达。本次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提问引导的方式引领陷入困境的学生打破固化思维,形成语言表达的思路和想法,起到了提示作用,避免挫伤学生的口语表达信心。

3.加强有效指导,培养交际能力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能力有待开发。在培养其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个人指导的有效落实,促进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提高个人口语交际能力。在交际教学时,要更加重视“如何说”方面的指导,让学生找到口语交际的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小学生并不是专业的表达学习者,他们在语文学习之外,没有得到过口语交际的系统化与专业化训练。在课堂中有效指导,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弱点组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小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更加积极。口语交际技巧的传授,重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不同的口语交际阶段,只有让学生形成对应的口语交际意识,获得与其水平相关的口语交际技巧,才能保证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讲解“注意说话的语气”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呈现相关图片,图片展示了一个小男孩走路过程中碰倒了一位小女孩。教师引导小学生们开动脑筋,为图片中的小男孩赋一句话,学生在对比之下感受到其中的区别,从而理解“语气”这一口语交际重点。

4.拓展口语交际的实际空间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环节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的45分钟时间里,而应该在此基础上向外进行延伸,比如建议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文本的文章作为对标、进一步向学生分享与之相关的课外文本,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文章的阅读,并且将小组角色演绎的视频录制下来,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推进,一来可以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二来还能让学生在课外也主动展开口语交际学习,借此培养他们主动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举个例子,在围绕《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程展开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现场、以模仿的方式去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展开彼此的“口语交际”,在课后教师则可以布置“搜索在课堂上大家还没有听过的动物声音”这一作业任务,要求每组以5~6人为一个单位、收集5~6种不同的动物声音,并且以个人演绎的方式表达出来,融入这样前后呼应的方式,教学的效果会更好。此外,由于在团队合作中,学生本就需要与其他的同学维持沟通和交流,所以还能以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方式推进口语交际的学习。

结束语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口语交际的具体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做到科学性、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邹润兰.提升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

[2]卢聪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的意义与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