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开展
孙波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摘要:趣味田径针对的对象是小学生阶段的学生,作用是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蒙,从中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可以发现,趣味田径不仅是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需要,也能够赋予小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通过趣味田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培育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身心素质。因此,研究和实施趣味田径教学策略对于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新课改;策略
一、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实施价值
(一)激发学生兴趣与热情,促进全面发展
传统田径教学往往显得单调和枯燥,而趣味田径教学通过引入游戏化的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体育活动,这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在参与趣味田径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得以锻炼身体,提升各项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等,实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效
趣味田径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技能传授和动作规范的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从而提升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培育学生协作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趣味田径教学中,许多项目都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如接力赛、团队游戏等。这些活动能够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此外,通过参与趣味田径活动,学生可以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提升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更好地理解并接受人生的起伏与挑战,培育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二、策略
(一)选择灵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严重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真的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趣味田径教学中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到田径运动属于重复性运动的一种,对小学生的兴趣很难产生激发,所以教师要懂得变通,不断创新田径活动的形式,使其趣味性有所增加。
例如:教师可以将原来的直线路线跑改成波浪形、蛇形等等,还可以将常规的跑步转化为接力跑、花样跑等等;其次,小学教师可以将传统田径运动作为基础,然后通过模拟的方式开展训练。例如:兔子跳、蛙跳等,这样就使原来较为枯燥乏味的动作因为模拟更加形象化,也让小学生的参与兴趣有所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有趣的民间故事融入趣味田径教学中,使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多项运动,提高运动的乐趣
在体育趣味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多样化,把体育活动融入现有的教学内容中,把兴趣运动融入到原来的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运动员的差异性,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其整体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中长跑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趣味的方式来进行体育锻炼。
比如,可以添加学生喜欢的动作类、角色扮演类、益智类游戏等,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在体育项目的训练中,要准确把握各项运动的特征,从最基础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入手,把田径训练和其他体育运动结合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训练方式。教师在进行个人训练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小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的奖励,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更加有信心和激励。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其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人格,使其在运动过程中取得真正的进步和提高。兴趣情境教学是把各种体育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从而达到提高体育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目的。
(三)采取分层锻炼模式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需要落实新课程改革当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实施分层锻炼教学模式,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而教师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时,需要结合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布置不同的田径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运动意识,并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跨越式跳高》这一课程当中,对于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布置简单的运动任务,如“A小组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初步学会5-7步助跑方式,并做到助跑与起跳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作连贯性与协调性,并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与速度能力。而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布置难度较高的任务,如“B小组则进一步改善自身的过杆与落地动作,增强自身腿部肌肉力量。”以此来激发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运动兴趣。
(四)实施多元教学评价活动,增加学生信心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时,教师可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活动,从而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信心,进而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成效提升。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教学评价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比如,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会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运动任务,然后依照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测评。但是,由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有一部分学生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相对比。因此,这些学生便不会获得较高评价,导致自信性的丧失,并对体育考试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现象,体育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不吝啬语言激励和表扬,让每个层次学生都能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以保证教学评价的合理性,从而满足每位学生的成就感,增加学生完成训练任务信心。
结语
总之,体育趣味教学法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特点,将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之中,可以有效提高田径运动的教学水平。通过这一教学策略的应用,赋予了小学体育教学崭新的活力,让它焕发出更大的光彩,从而更进一步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生.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与开展[J].田径,2020(12):30-31.
[2]谭洪稳.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23,(02):29-31.